歌词是”容不下我百无聊赖“,歌名是《烟火里的尘埃》。
歌名:烟火里的尘埃
歌手:华晨宇
作曲 : 西楼
作词 : 林夕
看着飞舞的尘埃掉下来,没人发现它存在
多自由自在,可世界都爱热热闹闹
容不下我百无聊赖,不应该一个人发呆
只有我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
只有我看着别人的快乐,竟然会感慨
就让我听着天大的道理,不愿意明白
有什么是应该不应该,我的心里住着一个
苍老的小孩,如果世界听不明白
对影子表白,是不是只有我还在问
为什么明天更精彩,烟火里找不到童真的残骸
只有我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
只有我看着别人的快乐,竟然会感慨
就让我听着天大的道理,不愿意明白
只有我就是我,好奇怪还在感慨
风阵阵吹过来为何不回来
风一去不回来悲不悲哀
麻木得那么快应不应该
能不能慢下来,笑得开怀哭得坦率
为何表情要让这世界安排
我就是我我只是我
只是一场烟火散落的尘埃
风阵阵吹过来,风一去不回来
能不能慢下来
《烟火里的尘埃》是歌手华晨宇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由林夕作词,西楼谱曲,西楼、郑楠编曲,这首歌被收录在华晨宇专辑《卡西莫多的礼物》中。歌曲于2014年08月26日开始发行。
华晨宇的专辑文案大部分都是由吴梦知撰写,所有曲目都以“雷雨烟露光梦”的概念联接成一个整体。在正式录音前,林夕根据歌手华晨宇唱歌比较黏连的特点和编曲后的才制作该歌唱剧本,并且让歌词更接近华晨宇的内心世界。歌名《烟火里的尘埃》是基于华晨宇比赛中翻唱的《我》的基调,是烟火的接续。
一、黄梅时节家家雨没有上一句,下一句是:青草池塘处处蛙。
二、出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全文如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三、赏析:
首句“黄梅时节家家雨”,交待了当时的环境。黄梅时节乃是立夏后数日梅子由青转黄之时,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其时细雨绵绵,正所谓“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仿佛“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心情异常恬静安详。
“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人的注意力从霏霏*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试想,如非心如止水,神游物外,而是焦灼烦躁,何以知微渺“虫声”今夜“新透绿窗纱”?
再看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我猜想,书中之所以得出“焦灼”结论,多半便依了这句。朋友过了夜半还不来,倘是你我,当然不免焦灼。但这是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之一,人称“鬼才”的赵师秀。赵师秀,字紫芝,又字灵秀,光宗绍熙元年进士,曾任上元县主薄,筠州推官。他虽寄身仕宦,但失意消沉,常与僧道同游山水之间,向往恬静淡泊的生活,甚至还想与陶渊明一样“归寻故园”(《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他死后,江湖派巨子戴复古作《哭赵紫芝》,说他是“东晋时人物”。当不致于“有约不来过夜半”便焦灼不安吧?
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不知道前人是怎么理解“闲”字的。我是这样想,“闲敲”之“闲”,应当仿佛我们偶凭小几,百无聊赖,适见案头笔墨,于是顺手拿过,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笔涂去,一如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之意趣。赵师秀也便这样坐于灯前,遥等客人不至,百无聊赖,适见局中棋子,于是顺手拈起,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手敲去,何来焦灼之感?
四、作者:
赵师秀(1170~1219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诗学姚合、贾岛,尊姚、贾为,“二妙”。所编《二妙集》选姚诗121首、贾诗81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
本文来自作者[松兴翰]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116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松兴翰”!
希望本篇文章《百无聊赖是什么歌曲的歌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歌词是”容不下我百无聊赖“,歌名是《烟火里的尘埃》。歌名:烟火里的尘埃歌手:华晨宇作曲 : 西楼作词 : 林夕看着飞舞的尘埃掉下来,没人发现它存在多自由自在,可世界都爱热热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