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样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使然,即万物有灵有性的意思。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
出处:北宋张载《正蒙·乾称》:“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这句话意指气本身没有固定形态,其运动变化神妙英测。就易学上说,“气”指阴阳二气,在哲学上引申为极微的物质之气,张载以之作为万物的本原。“神”,指气的运动变化神妙莫测。
《正蒙》,一名《张子正蒙》,张载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明理学史上不可绕开的人物。约成书于熙宁九年(1076)。《蒙》是《周易》的一个卦名,该卦彖辞中有“蒙以养正”语。蒙,即蒙昧未明:正,即订正。意即从蒙童起就应加以培养。张载说:“养其蒙使正者、圣人之功也。”书名由此而来。
张载《正蒙》一书为其晚年定论之作,完全彰显他的理论全貌,历来著述不少,王船山即著《张子正蒙注》,基本上完全继承并发展张载的气论哲学体系,船山学堪称中国儒学史上最后且最大之一家,其思辨力深隧,思想特色鲜明至极,他诠释全书,视《正蒙》为儒学立论养分之来源,可见该书在哲学理论建构上的深度与强度。比较好的诠译有周赟著《正蒙》诠译。
扩展资料:
1、作者介绍:
张载 (1020年—1077年12月6日),北宋关学学派创始人,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青年时喜论兵法,上陈《边议九条》。交好范仲淹,研读儒家《六经》。进士及第,拜祁州司法参军,授云岩县令,迁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郎。辞官归家后,讲学于关中,建立学派称为“关学”。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2、内容介绍:
张载著《正蒙》的主要目的,是用儒家学说批判佛、道思想,建立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他在《正蒙》中,以《易传》为根据,论证了物质的气是世界的本原,批判了佛教“以心法起灭天地”、“诬天地日月为幻妄”及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从世界观的高度揭示了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质。《正蒙》提出的 “一物两体”思想, 对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蒙》一书所奠定的气一元论哲学,开辟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都继承和发挥了《正蒙》的思想。
《东铭》和《西铭》原是张载写在书房双牖上的两段铭文,称为《砭愚》和《订顽》,后经程颐提议改为《东铭》和《西铭》,编入《正蒙》。《西铭》宣扬儒家的“仁孝”思想,受到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推崇,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张载逝世后,《正蒙》一书由其门人苏炳“离其书为十七篇”,分《太和》、《参两》、《天道》、《神化》、《乾称》等篇目,刻印流传,关中一带几至“家弦户诵”。现存最早版本见于宋本《诸儒鸣道集》中。《正蒙》注解较多,以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最为著名,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校点本。
百度百科—正蒙
百度百科—张载
易经全文的白话文翻译和易经64卦的详细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为: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看田,得了病。
出处:宋·苏轼《游兰溪》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白话释义: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看田,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会看病,是个聋子。就去他那里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游兰溪》是公元1082年的事。这是作者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失意,生活上也比较艰苦,但仍对人生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豁达的胸襟,实在难能可贵。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你好,我可以很严肃的告诉你,如果你想学习易经的话,请你先准备好易传,包括象传、彖传。把它们综合着一起看会好理解一些。不要看什么白话文的翻译,因为易经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书籍,任何的译本都夹杂了作者自己的理解,所以就不是易经的本意了。
本文来自作者[夜傲海]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11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夜傲海”!
希望本篇文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有象皆气也 是什么意思- 翻译一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意思是: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样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使然,即万物有灵有性的意思。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