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幼儿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为了确保全园每一位幼儿的安全,杜绝幼儿走失或冒领,我园使用接送卡接送孩子。为此,幼儿园特制定《接送卡使用制度》,希望家长能够遵守。
1、为严把幼儿接送关,家长需凭"幼儿接送卡"接送幼儿。家长在进入本园时,请提前出示接送卡,无卡者不得进入幼儿园接送幼儿。
2、接送幼儿时,坚持"接幼儿离园交卡,送幼儿入园拿卡"的规定,各班教师凭卡接、放幼儿,不得例外。早上幼儿入园时,家长一定将幼儿交至本班教师处,做好交接工作后拿卡才能离园,否则,幼儿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幼儿园概不负责。
3、 未带卡的家长,在大门外等候。由班主任与家长确认关系后,并由家长签字后方可离园。
4、 中途家长来园接孩子时,须凭接送卡与幼儿所在班级教师联系确认后,方可同意家长入园接幼儿。
5、家长若因特殊原因需委托他人(非幼儿直接监护人)接幼儿离园时,应将接送卡交与委托人,并提前告知本班教师相关情况,(如委托人的姓名、性别等)受委托人凭幼儿接送卡接孩子,签好代接记录后方能带孩子离园。
6、无完全行为能力者及未成年人不准接幼儿。
7、若出现幼儿接送卡遗失情况,需及时到本班教师处及园长办公室挂失、登记,在履行补办手续后换取新卡。(补办卡与常规接送卡有标识区别)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
一. 园内实行早上入园晨检制度,由园长、门卫、教师三层晨检把关,观察幼儿情况,收集家长意见,防止幼儿跑出。
二. 严格交接制度,幼儿一律由家长接送,特殊情况由别人代接送,必须先打电话,否则不放行。
三. 工作人员上班时要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不得随意串班,擅离职守,出现意外必须及时汇报,处理不得隐瞒。
四. 带幼儿户外活动,必须由二人以上照看,并在活动前讲明要求,清点人数,注意安全,以防外伤事故发生。带幼儿离园活动,必须上报园长,批准同意后方可带出。
五. 严禁幼儿独自送餐具到厨房或倒垃圾,以及安排幼儿独自到园内任何部门。
六. 热菜,开水,火炉等要放在安全地,防止幼儿烫伤。
七.中午幼儿午睡时,由教师值班,处理偶发事件。
八.工作人员学会使用灭火器的方法,记住火警电话119,匪警110。救护120。
九.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教育幼儿知道幼儿园名称,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单位及电话号码。
十.教育幼儿不得带尖锐和危险物品,防止异物落入耳、口、鼻等处, 园长及班级教师要严格把关,早晨入园时家长必须亲自将药物交给班级教师。对带药幼儿作好记录。以免服错药。
十一.幼儿园安全保安员对园内房屋结构,设备、桌椅、床、玩具等每周检查一次,发现损坏及时报告,修理,清除不安全隐患。
十二.禁止腐烂,变质的食物进入幼儿食堂。
十三、门卫人员严格把关,按规定时间开关大门。对公事来访者问清事由,进行指点登记(来访人数、来去时间)。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不得私人会客,严禁私人串门者及推销人员进入幼儿园,实行封闭管理。
十四.全园教职工按照岗位职责和操作程序工作,强化安全意识,避免责任事故发生。
幼儿安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目前幼儿园意外事故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摔伤、骨折。多发生在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和上下楼梯时;
二是食物中毒或误吞入、吸入异物。多发生在幼儿误吃药品和变质食品以及玩一些玩具小颗粒。
三是走失、溺死。多发生在幼儿擅自离开集体,独自外出。
四是学习用具误伤幼儿的身体。如有的在使用剪刀时,剪刀刺伤自己或同伴等。
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一、教给幼儿一些安全小知识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2——6岁,身体发育不完善,动作不协调,生活经验欠缺,好奇好动,什么东西都想探个究竟和起源,而恰好许多意外事故都是这些原因造成。因此,作为教师应教给幼儿以下小知识。
1、熟悉自己周围的人文环境,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学习用具和各种玩具。
新生幼儿一入园,老师首先就要想办法让孩子熟悉老师、同伴及幼儿园幼儿生活的环境,以减轻幼儿的孤独、恐惧心理;其次是每使用一种新玩具、学习用具,教师必须先教给幼儿一些正确的使用方法,然后再使用。如:幼儿用剪刀前,教师应讲清如何使用剪刀,用完后必须放在原来的位置,并讲清不允许拿着剪刀对着同伴说话和玩的原因。
2、教给幼儿一些生活小常识。
孩子年龄小,知识贫乏。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教给幼儿一些生活小知识。如;开水杯接好开水,因开水杯烫不能马上去端;小物件、小饰物不要衔在口里玩,以免吞进气管里;小颗粒玩具不要放进鼻孔和耳朵玩,以免塞住鼻孔和耳朵;小手指不要放在门缝里,以免压伤手指;电插座有电,不要去摸,以免触电;上下楼梯要一个接一个,不要拥挤,不要在楼梯、过道上玩;不要站在秋千前后,看别人荡秋千等。
3、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幼儿园的孩子特别是大班幼儿和学前班学生,独来独往的欲望强。此时教师应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一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食品,独立行动前必须要跟老师打招呼,老师同意后方能离开;
二是身体不适、跌倒、摔伤要及时告诉老师;
三是了解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如坐车时手脑不要伸出窗外,上下车不拥挤,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等。
二、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性
幼儿园意外摔伤、骨折的大多是手眼脑协调性差的幼儿,而所谓“调皮”的孩子很少发生此类事件,其主要原因是“调皮”幼儿动作较为协调灵活,因此教师必须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如幼儿喜爱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在锻炼幼儿追逐跑的同时,让幼儿慢慢学会跑中躲闪。
三、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园有的孩子性格较为孤僻,受委屈后不想对同伴和老师说,淤结在心里,这样的孩子容易走失,特别是新生入园幼儿。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随时关心、体贴性格内向、情绪有变化的孩子,帮助孤僻的孩子建立活泼开朗的性格。
总之,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除了以上几方面外,教师还必须因时因地,抓住幼儿中的偶发事件、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本文来自作者[机薇]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117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机薇”!
希望本篇文章《未成年可以接幼儿园孩子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不可以。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