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部分的孩子是在家门口上学,每天放学回家不需要住校,到了初中之后,有部分学校就会有宿舍,如果有需求的话,孩子可以直接在学校住校。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让孩子在学校住校是百利无一害的:因为孩子在学校住校的话,就可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自己也可以轻松一点,不必要每天都给孩子准备饭菜。而且孩子自己住校,也可以锻炼自理能力,更加独立的生活。
那么,孩子在学校住校,真的就是百利无一害吗?其实也不尽然。央视名嘴白岩松,此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直言自己是绝不会让孩子住校的,白岩松之所以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住校,是因为他觉得寄宿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危害。
可能当听到这样一番话语时,有的人会觉得白岩松是不食人间烟火,但是白岩松可不仅仅是央视著名主持人,他同样也是学霸的父亲。那么为什么白岩松会觉得孩子不应该住校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了以下这几点:
接触时间变少●孩子住校和父母接触的时间少了,可能会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其实在孩子长大之后,我们每天能够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已经是越来越少了,不少父母白天都得要工作,只有晚上才能够空下些时间来陪孩子玩一玩,或者是教孩子做做功课,我们当然得要好好的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了。
如果说直接是让孩子去住校的话,那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就会变得更少,这将会导致有部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和孩子的感情能够更加亲密,但是父母的有些做法却是在无形之中把孩子给推远了,让孩子住校会让有些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了,潜意识中会对父母有意见,这其实就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了。
让孩子住校可能会让孩子深感受伤家长考虑的可能更多的是让孩子住校会对他们的学业成绩有帮助,但是没有想过孩子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刚上初中的孩子本来内心就是比较敏感脆弱的。他们非常渴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关注,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爱。如果家长直接让孩子读寄宿制学校的话,那么孩子的内心会觉得自己是不被关爱了,他们会因此而深感受伤。
沟通不畅●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无人诉说,可能导致孩子性格越来越偏激如果说孩子是读通宿,每天晚上都会回家的话,那很多孩子都还会把自己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知父母,通过这种方式既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日常又获得了一种满足感。但如果说孩子是长期住校的话,即便是在学校受了欺负,也没有人可以诉说,没有人可以依靠,这样的话就可能会导致有的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偏激。他们会不再喜欢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日常,也不喜欢由他人来打扰自己的生活,容易变得越来越自卑敏感,喜欢独来独往。
学业无法把控●让孩子过早的住校,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帮助并不明显家长总是想着让孩子住在学校里,就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但事实上过早的让孩子读寄宿制学校,让孩子住校,对于他们的学业成绩帮助并不明显。住宿的学生,虽然说待在学校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每天学习的时间也会相应变长,但并不代表真的就有学习效率了。
▼有的孩子离开了父母的管束,没有自控能力,除了上课时间,剩下的时间可能就会打发过日子了。而还有的学生知道要抓紧时间学习,但是在这种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自习的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下,都已经是喘不过气来了,压力过大反而不利于成绩的提高。而不住校的学生,可以来往于家庭和学校之间,虽然说路途中间是浪费了点时间,但是他们吃得好睡得好,可以有时间放松一下自己。回家也能和父母聊聊天,如果有哪些不会处理的问题,也可以请教父母,毕竟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那么这都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而且学业成绩其实也并不一定会比那些住校的学生差。孩子是否住校,父母要多方面考虑:●如果家离学校确实太远,必须要住校的话,父母就要多去看看孩子关心孩子,或者每天跟孩子打打电话,了解一下孩子的内心想法。●让孩子知道自己即便住校了,父母依然是爱自己关心自己的,这样就不会让孩子感到孤单了。
你会给孩子选择寄宿学校吗?
教育专家尹建莉表示:“如果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我对老师的这一番话表示赞同。我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孩子不要成为“孤儿院”的孩子。另外,我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了以下三点:
一、孩子学习之余需要空间放松
家里刚好住在这所出名的民办校边上,每天来来回回,可以感受孩子们学习的辛苦。一天十几个小时浸泡在课堂,孩子的神经是绷紧的。
我希望孩子晚上可以回家,至少回家后可以暂时放松。哪怕只有短暂的一到半小时,让孩子在家吃上夜宵,听听音乐,聊聊天都好。而住校,就是教室到宿舍到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
二、孩子的独立不是需要跟父母分开
在老公的认知里,他觉得孩子离开了父母,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孩子就会慢慢独立起来。不否定可以培养独立,但我不认同这种方式。并不是非得离开父母才能让孩子独立。孩子的独立可以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教会孩子做简单的饭菜,大人不在时不会饿肚子;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帮着拖地、洗碗……这些孩子在家都能完成的。
三、孩子还是依赖父母的
虽然到了初中,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喜欢跟父母保持距离,实际上孩子还是依赖父母的。他们渴望在自己需要帮助时,能及时得到父母的支持。
如果住校,孩子和父母只能一个月见一两次,孩子的问题很难得到反馈。孩子会把情绪压抑在心里,长期累积对身心发展不利。
不住校起码孩子回家有倾诉的对象,能将当天的情绪及时消化。父母也容易察觉,便于沟通。
在一期访谈节目中,白岩松老师对寄宿制学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打 si也不会让儿子住校,宁可自己和太太辛苦点。
如今,寄宿学校的形式越来越普遍,同时开展的年龄段也越来越低,甚至个别幼儿园也有住校的形式,主要是针对于比较忙碌的父母。但是,如果是你会赞同孩子住校吗?或者你认为孩子多大可以选择寄宿学校呢?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白岩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表示“打死我都不让孩子住校”!他认为照顾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而父母让孩子去寄宿学校其实就是推卸教育孩子责任的一种行为。
除此之外,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住校还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担心会影响亲子间的关系,毕竟寄宿意味着大部分时间要独立在学校中生活,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必然会拉开距离;其二,担心孩子遇到校园霸凌,虽然不愿意承担可的确存在这种现象,特别是很多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都不愿意跟父母说,只是默默承受,等到发现的时候大多已经在孩子心里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当然,住宿的优点也有不少,例如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社交能力等等。话不多说,先让我们看看网友们怎么讨论这件事的吧!
@温尔汗: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住校,我从初中就开始住校,所以我觉得住校真的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每天早上起床要挤着刷牙,上卫生间, 晚上洗澡也没地方,把时间都浪费在排队上,所以我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不住校。
@小潘:如果学校不错的话,我觉得还是住校好,学校完善的管理制度下小孩是安全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和社交能力!
@马可波罗:住校就是毁了孩子,遇上不负责的老师与不良同学真的很麻烦,我家孩子就是小学开始住宿,开始学习还挺好的,也不怎么玩电脑,甚至连网吧都没去过,结果一年时间不到孩子喜欢追星,玩游戏了,成绩也越来越差了,只要放假就跟其他同学在网吧里混……
@如月:大学以下不适合住校,因为孩子没有见识,需要家长开导,学校如果有人负责孩子心理这块还好,没有的话孩子遇到挫折不能正常解决会造成阴影,影响孩子成长。
@毛毛雨:我觉得住校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如果在学校发生不好的事,比如有人排挤你,下课了还得承受紧张不知所措的时间,回家的话至少可以换个环境忘掉烦恼!同时家长每天跟你一起,会发现你的情绪变化,及时跟你沟通,还有改善的可能。
@听风:我从六年级就开始住校,一直到研究生毕业。相比那些从大学开始才住校的同学,更多的是多了一份独立,在与人交往时也比较从容,宿舍关系维护的也相当好。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夜微凉:住校也挺好的,学校管的严,休息较规律。尝试过在外面租房陪读,但感觉不利于学习。所以如果父母忙,没时间,还会选择寄宿学校比较好,让学校统一管理。
@苏苏:孩子太小不应该住校,孩子很容易产生负能量,而且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我们父母挣钱不就是为了让孩子生活的好一些,居住的好一些吗?为什么还故意制造困难的环境锻炼孩子呢?有些事情没必要太小就让他承受,长大了自己就明白了!
最后,姐妹们会给孩子选择寄宿学校吗?或者,你至少在孩子多大才会考虑让孩子住校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哦~
本文来自作者[司寇浩然]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126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司寇浩然”!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不建议小学阶段的孩子住校呢?》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小学大部分的孩子是在家门口上学,每天放学回家不需要住校,到了初中之后,有部分学校就会有宿舍,如果有需求的话,孩子可以直接在学校住校。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让孩子在学校住校是百利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