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两篇《怎样学好二胡》文章
二胡是件难学的乐器,要想熟练地驾驭它就更难了。由于二胡的结构特点和选材、制作的随机性,使每一把二胡的音质和音色,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要想熟练地驾驭自己的二胡,必须要经历一个对二胡熟悉、、调整、控制的过程,以及通过训练,全面掌握二胡的操作技术,具有演奏二胡能力的过程。下面,我们从二胡的调整、操作和表演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提高自己演奏二胡的能力。
一、将二胡调整到最佳状况
无论是专业的,或者是业余的二胡爱好者,都希望自己拥有一把得心应手的二胡。面对一把新买的二胡,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磨合。在磨合期,最关键的是蟒皮的磨合。因为新蒙的琴皮一般都比较硬、比较紧,需要通过不断地拉琴,使其纤维组织适应各种作用力的传导,引起琴皮的振动。无论是内弦、外弦、高音区、低音区、长弓、短弓、重弓、轻弓、慢弓、快弓、顿弓、颤弓等弓法和指法,都要练习。这样琴皮才能适应各种力度的变化,使琴皮的振动频率,在不同的音高点上、在不同的力度下,都能够产生最佳的振动效果。当琴皮的弹性处于最好的状况时,琴皮也就被完全‘振’开了,琴的声音就会越拉越好听。如果琴皮较厚、蒙的又紧,还需要用力度较大的弓法来磨合。 在磨合期间,要注意对所有音高点都要照顾到。可以多拉一些音阶模进练习曲,有助于各音区的磨合。由于二胡外弦的音色普遍优于内弦,内弦高把位的按弦、音准、运弓的力度控制等,都比外弦难度大。因此,应多注意内弦的训练。我曾遇到过一把拉了30年的老二胡,外弦的音色很好,而内弦第二把位以上,噪音很大。一问琴主,他说基本上没怎么拉过内弦的高把位。这说明他的内弦没有经过很好的磨合。内弦的磨合,除拉练习曲外,常拉一拉刘天华的《独弦操》,会有很大帮助。一把新琴,琴皮与琴弦、琴码、琴轴等部件,都是全新的组合。除了琴皮之外,其他部件也要通过磨合,使其达到最佳的适应状态。琴轴的松紧度,通过转动使其紧固,不跑弦;琴弦通过磨合,使其伸缩性达到稳定;琴码得底面要通过处理,中间要比四周得弧度略高一点,使其与琴皮的接触面,达到严丝合缝。 关于磨合的时间,与各人的基础和功力有很大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二胡高手,几个月或半年就可以了;中级程度,需要一年左右;初级程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仅是一种估计。另外,磨合的周期还与琴皮的厚度、蒙皮的松紧度有关。
新琴磨合到什么程度才算磨合好?这无法与新汽车跑固定的公里数指标相比较,只能靠定性的感觉来判断。新琴的声音发‘生’,发硬,发涩,不柔和;发噪,不圆润、不流畅。有的琴音量也不大,狼音也比较明显。经过磨合以后,琴的音质和音色都会得到改善,声音变得圆润、流畅、柔和、通透、响亮,音量增大,穿透力增强,狼音也会减弱或减少。达到这样的效果,磨合期就算结束。这是笔者个人的看法。
二、把二胡整合到最佳状态
每把二胡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和人一样,只有相似,没有完全一样的。因此,要对自己二胡的特性,进行全面了解和熟悉。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我们可以把二胡的组成部件,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二胡的琴身、琴筒和琴皮,在出厂时就已经定型了,其材质和工艺决定了琴的品质和挡次,我们已无法改变。但对千斤、琴弦、琴码、琴弓、滤音垫的配置,我们还是有机会、有可能去选择、调整和改善,这就叫优化组合,或者叫资源的整合。如果方法得当,配置合理,调整得恰到好处,就能够把琴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最好的水平。当然,这种整合、调整,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脱胎换骨。前面已经讲过,琴的品质在出厂时,就已经定型了。不可能指望换个好琴码、好琴弦,就能把一支抵挡琴的音质、音色调整到高档琴的水平。
千斤的位置:教材上说,用自己的肘部抵住琴筒,手臂与琴杆平行,以小指根部的高度确定千斤的位置。但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一,还要进行微调,手指长的上调,手指短,特别是小指比常人短的,应该将千斤下调,直到按弦音准合适为准。绑千斤的线材对音质多少有些影响。绵线柔和,尼龙线明亮,用金属挂钩,声音清脆。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琴弦的选择:不同牌子的琴弦,各有特点。例如,上海的敦煌弦,线径较粗,手感比较硬,声音明亮;广州弦手感比较软,音色柔和;北京星海弦软硬适中;中艺科技的琴弦,音色经过处理,音色纯正,手感也很好,内弦与外弦的音色差异较均衡。因此,它的价位也高。我认为,应根据自己琴的品质特点来选择琴弦,哪种琴弦适合你的琴,就配哪种琴弦。琴皮松的,配硬些的弦,琴皮紧的,应配软些的弦。琴弦的选择,最好通过对比试验来决定,可以买几种不同牌子的琴弦来试用挑选。为了确定适合的琴弦,花点投资也是值得的。琴弦也有一个与琴皮、琴码磨合、适应的过程,不要拉几首曲子就换掉,要等弦的张力稳定以后再作决定。合适的琴弦,应该达到外弦、内弦音色差异不大,高低把位音量比较均衡,声音圆润优美,加滤音垫后各音区无噪音,琴弦的手感符合自己的要求。
琴码的调配:小小的琴码对音色有很大影响,这与它对琴弦振动频率的传导有关。不同的木质密度、频率传导系数,会对琴皮的振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琴码的形状、与琴皮的接触面积大小,都有说道。琴的音色基本特征,如浑厚的、明亮的、柔和的、硬朗的,已经取决于琴的品质,不可能彻底改变。你对音色的喜好,在买琴时就应该充分考虑,选择琴码只能是进一步发挥出这种特色,作局部的改善。彭曙光先生的琴码堪称精品,而且可以根据琴的状况,选择不同音色的材质与形状。
琴弓的挑选:好琴弓的标准,在二胡选购知识中有详细介绍。琴弓的轻重、弓毛的薄厚,以及琴弓的松紧调整,取决于各人的习惯,只要运弓顺手就行。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摩擦力大的弓毛,好的马尾能咬住弦,不打滑。高质量的松香能增加摩擦力。滤音垫配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音色效果。这里只强调一个原则:你喜欢什么音色,就配什么材质的滤音垫。做到与其他组件的特点相一致,与整体的组合相协调。
对二胡的整合与调整,其目的就是把你的琴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把琴音调“通”了,就算是达到最佳状态了。怎样才算‘通透’?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办法来观察。当你拉琴的时候,请人用手轻轻接触琴头弯处的白色骨头平面,如果能有振动感,即表示琴音通了。振动感越强,琴音越通透。
三、熟练掌握二胡的操作技术
以上说的都是有关硬件方面的问题,现在谈谈软件的作用。即使把琴调整到了最佳状态,你的二胡能不能发出最美的声音呢?不一定。还要看各人的功力和技艺水平。比如一匹良马,能不能跑出最快的速度,要看驭手的驾驭能力。再好的琴,你驾驭不了,也难以发出优美的音色。二胡本身的品质是硬件,人的技艺是软件。硬件与软件的完美结合,才能奏出天籁之音。在琴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人的技艺水平就是决定性的因素。琴的磨合,要靠深厚的功力;琴的调整,要靠丰富的经验;琴的驾驭,要靠精湛的技艺。这就是软件的作用。
怎样才能发挥出二胡最美的声音呢?只能靠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熟练掌握二胡的各种技法,扎扎实实地打好基本功的基础。我们可以把二胡比作一台复杂的机器,首先要学会操作它。各种弓法、指法及特殊技法,都是一个独立的操作技术。对每一项技术都要熟练掌握,才能把这台机器开动起来,运用自如。
1.右手技术。右手技术有两个方面:一是运弓,二是弓法。练好这两样,二胡就会说话、会唱歌了。至于唱什么调,唱多高。那是左手的事。运弓主要解决二胡嗓子的发音是不是圆润、饱满、清晰、明亮。弓法主要解决运弓的快慢、强弱、换弦的控制,以及顿弓、连顿弓、跳弓、抛弓、颤弓、抖弓、换弦等技法的运用。
2. 左手技术。主要训练四个手指按弦的灵活、快捷、富有弹性。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掌握音准,学会揉弦、换把、颤指及各种滑音。对每一种指法都要反复练习,直到娴熟。两手配合技术。两手配合的技术是在弓法、指法的训练中结合进行,也要练习一些专门为两手配合写的练习曲。要把手指按弦离弦与换弓、换弦的两个时间点对齐。这一点在换把、换弦和拉快弓时尤为重要。另外,在一些特殊奏法的技巧中,也要求两手的默契配合。
掌握二胡操作的技术和技巧,是打好基本功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除了按正确的方法进行苦练,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的是驾驭二胡的决心和勇气,再加上耐心和毅力。二胡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掌握了各种弓法、指法的操作技术,还有速度和熟练的提高,技术难度的攻关问题。练习曲就如同各级的练习题,从初级到高级,不可能一蹴而蹴。在掌握了初级、中级的二胡技法之后,就可以按照独奏曲的要求,将有关的操作技巧“组装”起来,进行综合运用了。
四、不断提高二胡演奏的层次
掌握了二胡的操作技术,就可以逐步地驾驭二胡进行演奏了。驾驭二胡演奏的能力和水平,可以从二胡演奏的几个层次上体现出来。笔者把二胡演奏的层次粗略的分为以下四种:
1、第一层――入门
这是习练二胡的初级阶段。通过对二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能初步掌握二胡演奏的基本弓法、指法、换弦、换把、揉弦等技巧,能初步把握音准和节奏,可以流畅地演奏二胡考级第四级的练习曲和独奏曲目。算是具备了二胡演奏的基本功力。笔者认为,在初级的演奏曲目中,《良宵》和《赛马》是最理想、最全面的“组装”各种操作技巧的独奏曲。把这两个曲子中的每一个小节,都能按照技术要求完美的表现出来,初级的标准就算真正达到了。
2、第二层――入味
在上一层的基础上,加强中、高级的技巧训练,能熟练掌握顿弓、抛弓、快弓、跳弓等难度较大的弓法,以及常用的特殊弓法;能熟练运用滚揉、压揉、抠揉、滑揉等揉弦技法;并且对一些地方特点的表现技法运用自如;能够把握音准,控制节奏;能奏出音质纯净、音色饱满圆润的乐音,听起来很有二胡的韵味。这就具有了二胡的表现力。
3、第三层――入情
在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之后,还要提高艺术素质和修养,理解二胡曲目的内涵,进入到感情的层次。如果光有技巧,十级的曲子,从头到尾能准确无误的拉下来,但不会表达曲子的情感。就好像白开水,索然无味,还有炫耀技巧之嫌。只有进一步了解曲作的环境、背景,曲作者的意图,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曲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这样就具有了感染力。只有自己首先被乐曲的情感所打动,才能通过演奏流露出的感情,去感动听众。这就是专业演奏级的层次。
4、第四层――入境
这是二胡演奏的最高层次。不但要了解曲目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对乐曲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进入乐曲的境界。运用自己的艺术修养、知识层面、阅历、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融入自己的感悟,对乐曲进行第二次创作。达到人琴合一、情自心发、忘我无我的境界,使演奏具有震撼力,去打动观众的心,把观众也带入到乐曲的境界中去。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法、炉火纯青的技艺、深厚的艺术造诣,神似的功力,是达不到这一层次的。这就是大师级的层次。达到这个层次,就可以说具有了超凡的驾驭二胡的能力,其二胡技艺已是出神入化,随心所欲了。
《二胡学习要点》
1、『食指与小指之音位距离,乘以二分之九(4.5)倍,为琴弦之有效弦长』:儿童用之胡琴,其千斤位置应跟据此数据调整。
2、『拍子在点上』:有人一看到指挥向下划线就起拍,这是错误的。拍子,在指挥动作最下方之一点上,而不在最上方之一点上。
3、『能不换弦就不换弦』、『能不换把就不换把』、『能不放指不放指』:总之动作越少、越小,越好。
4、『位是位、把是把』:位是『位置』,把是『把型』,合称『把/位』,如第二位置Re把,就叫作二La把/位。因此『把/位』兼含有两个概念,位是位(置)、把是把(型),不可混淆。
5、『食指音位,与空弦为大二度之位置,叫第二位置』、与空弦为小三度之位置,叫b三位置、与空弦为纯四度之位置,叫第四位置、与空弦为纯八度之位置,叫第八位置 、与空弦为大九度之位置,叫高二位置、...。
6、『左手四个指头拉两弦之音域为1-1之把,叫Do把』、音域为2-2之把,叫Re把、音域为5-5之把,叫So把、音域为7-7之把,叫Si把、 ...。
7、『与空弦为大二度之上把,叫第二位置』,而非第一位置:小提琴以C大调为基本调,大二度位置,叫第一位置,小二度位置叫半位置,然则第二位置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位置呢?国乐既以D大调为基本调,则改以大二度为第二位置、小二度位置叫第一位置、大三度为第三位置、小三度为b三位置、大九度为高二位置.....岂不更好,何须东施效颦!
进度
8、『年箫、月品、万世弦』:学胡琴是永无止境的。
9、『千日胡琴、百日箫』:学胡琴比学管乐器慢。
10、『不熟等于不会』:『速度就是技术』,任何一个练习曲,要奏的快,奏的熟都不容易。
11、『空弦长弓,学无不先』:有些传统艺人是不用长慢弓的。南胡则因吸收了小提琴的教习法,必用空弦长慢弓为第一课程,学无不先。弓拉不长、拉不慢的老艺师们,要从这基本的第一课练起。
12、『琴艺好坏在于右手』:有人拼命作活指及换把练习,但『表情才是音乐的生命啊!』『表情就是音量』,『音量的控制,全在于右手』,因此琴艺的好坏,可说全在于右手。
13、『比赛是比音量(控制)与音色』:『没有音量就没有表情』,(只能在两层楼内,跑上跑下),高潮时拉不出饱满的长弓,就输了大半!
14、『无论拉得多好,听不到就没有用』:『初学的人,要先求发出临界音量』(『按弦入木、弹弦欲断』),以后再练习音量的控制。不出大臂,『只用中弓的人,非可造之才』。
15、『先学相同弓速,再学不同弓速』:遇有不同之拍子,先学长拍用长弓、短拍用半弓、短弓。不要全部用满弓,以致只好长拍用慢弓,短拍用快弓。总之拍子虽不同,弓速应相同因此弓段要相应配合,有长短之别。而不是不论长短拍,多用满弓。
16、『换弦音,要先练换弓』,再练连弓:才能由易而难,循序渐进。
17、『先学转调,再学换把』:才能由易而难,循序渐进。
18、『每一把型,每一位置都要练习』、『每一位置,每一把型都要练习』:利用其间之共同性,以增加转调的能力。
19、『先学低音为按15之把型,如D、bE、F、G调;再学低音为按52之把型』,如G、A、bB、C调:利用其间之共同性,以增加转调的
能力。
一般姿势
21、『人背靠着椅背,琴杆垂直地面』:如此则人与琴可保有一夹角。人直琴直则无夹角;人直有夹角则琴杆不直,须用左手食指托住琴。两者都必妨害换把与猱弦动作。
22、『学音乐的人不可打拍子』:『脚上无拍子,心中却要有拍子』。在合奏时遇有休止符,且要不断的数拍子。脚打拍子,会妨害别人,必不受乐队欢迎,切不可养成此坏习惯。
左手姿势
23、『持琴杆的是左手大指』:用食指或虎口持琴杆,接触点就太多,而会影响到移位时之磨擦度,及猱弦时腕关节之灵活度。
24、『掌心与琴杆之接触点越少越好』:太多就会影响到移位时之磨擦度。
25、『左手手臂向上』:而非向外。左手之手臂向外时,腕关节就无法灵活运动了。
26、『左手食指右侧靠近琴弦』:如此左手之手背才能向上。
27、『左手食指与琴弦之角度越小越好』:如此左手手背才能向上。
28、『琴弦斜向通过左手之食指』:而非与食指尖正交。如此左手手臂才能向上。
29、『指尖在下,关节在上』:而非在同一平面,否则食指与琴弦之角度必很大,且琴弦必与食指尖正交。
30、『左手指第一关节要弯曲』:不可压平。但小指却要伸直不要弯曲。
31、『换把点在琴弦上,不在琴杆上』:换把是用指头滑(虎口离开琴杆),而不是用虎口滑、指头跳。左手的重心要放在按弦的指上,不要透过虎口加压在琴筒上。
29、『上把音距宽,下把音距狭』:理论上高八度之指距,已为低八度之二分之一。
30、『上把指压重,下把指压轻』:因为上把之指头与弦,距琴杆较低,下把之指头与弦,距琴杆较高。同样的压力,琴弦的抗力却不同。
右手姿势
31、『弓杆要比弓毛略高』:以免弓杆敲到琴筒。
32、『用(食指)指尖持弓』─右手食指与弓杆之接触面越少越好:腕要灵活的运动,右手食指之左侧,与弓杆之接触面就不能太大。
33、『(中指)向内压弓毛时,要用指尖』:这是最省力、最灵敏的方式。
34、『推短快弓时,四指放开、拉短快弓时,四指合拢』:总之短快弓要动用腕关节,食指与琴杆之接触面也就不能太多。
35、『弓杆与琴杆之夹角越小越好』:夹角过大,一弓会拉到双弦。
36、『向九点(方向)推弓、向三点(方向)拉弓』:弓杆拉到四点方向,大臂就张不开了。推到八点方向,琴弓就会碰到琴杆。最理想的角度是,运弓在九点到三点的方向,琴筒则向逆时钟方向略旋。
37、『拉弓时掌心向内、推弓时掌心向外』:右手之手心向上时,腕关节就无法灵活运动了。所以右手掌心是向左,而非向上的。拉弓时,腕向右先移(掌心向内)、推弓时腕向左先移(掌心向外)。
38、『长弓用臂、中弓用肘、短弓用腕』:拉弓时,轨迹成呈圆弧状者,通常都是犯了大臂没有张合的毛病,不会用大臂,弓也必拉不满。而用肘甚至臂来拉短弓,则不够轻巧。
39、『琴弓如箭弓、压弦如弯弓』:无论是拉内弦还是拉外弦,弓毛都要对琴弦施以压力,弓毛就会像引箭一样有一凹凸点的,否则音质就不够饱满。
40、『拉外弦,用右手食指推弓杆、拉内弦,用右手中指压弓毛』:否则接触点无力,音质就不够饱满。
弓法
41、『弓速越快,音量越大』:单位时间内,所用的弓段越长,则弓速也就越快,因此也可以说『弓段越长,音量越大』。
42、『长音才是强音,短音难于强奏』:声音本身很短,又要音量很大,当然就较难作到。长音才易强奏,这是自然的原理。
因此由长拍变短拍,或由慢转渐快的旋律,适于处理为渐弱,而不适于处理为渐强;
|2 3 |2 1|23 21 |2321 2321
==== ====
由短拍变长拍,或由快转渐慢的旋律,适于处理为渐强,而不适于处理为渐弱。
43、『长拍用长弓,短拍用短弓』也就是『拍子不同,弓段不同,弓速却要相同』:
拍长不同,则所用弓段之长应亦有所不同,弓速才能相同。弓速相同了,音量也才
会相同。
因此弓段之长短,原则上应与拍子之长短成正比。譬如两拍用了一弓,则一拍应用半弓, 半拍只能用四分之一弓....。
全 半 半全 全全 半 半全 全
|5 ─ 5 5 |5 ─ 1 ─ |1 ─ 1 1 |1 ─ 5 ─ |
原则上长拍的弓段只可以更长、更快、更强,短拍的弓短只可以更短、更慢、更弱。
绝不可不分长短拍,都用同样的弓段,以致长拍用了慢速弓,短拍反用了快速弓。否则就犯了强弱倒置─短拍反比长拍强的大忌。这是弓弦乐器的最基本乐学原理。
44、『长短弓不分是傻子』:以为长拍弓速要慢、短拍弓速要快的人,就是这类傻子!
『国乐界的这类傻子可还特多』!考其缘由,应与我们国乐界对南胡练习曲的错误要求有 关──所有的南胡练习教本,都仿西乐,是从用全弓拉四拍的全音符(长慢弓)开始的。 这是正确的。(『只用中弓操奏是传统艺人的通病』,主因就是传统艺师缺乏最基础
的长慢弓训练)。
但接下来的两拍、一拍甚至半拍练习,也被要求用全弓来练习,(有些教本且特称之为『不同弓速的练习』),就与西洋的教学重点不合了。
这时,西洋所重视的是不同『弓段』,而非不同『弓速』的练习。也就是『拍子不同,弓段不同,弓速却要相同』,而非『拍子不同,弓段却相同,弓速反要不同』。
未经正确训练的学员,因长期受了长拍用慢弓,短拍用快弓之害,一遇长拍,虽仍有足
够的弓段可以快奏,也会不由自主的把弓速放慢下来。
45、『只用中弓操奏是传统艺人的通病』:优秀的粤曲艺师是绝非不用长弓的,平剧且多用长弓与一字一弓,只用中弓(甚至咪咪弓)操奏通病的传统艺人,应是学艺未精之故吧!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的形式。它主要是多声部的人声合唱。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即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下面是我给大家收集的童声合唱的特点简介,欢迎阅读。
合唱是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集体歌唱形式。合唱艺术也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随着合唱事业的发展,童声合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为此童声合唱简直就是“天籁之声”,纯净、优美,给人一种天使飞来人间的感觉,听者几乎每根神经都为之牵动,令人心旷神怡。童声合唱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是因为它与成人合唱相比,具有清纯、率真、明快的特点,因此它除了具备与其他合唱一样的特点外,还有“儿童化”的特点。
童声合唱采用正统美声发声方法,音乐家们发现:10岁到14岁之间、变声期之前的男孩子,声音更加丰满纯净,他们会发出一种近似女声,却又比女声更加纯净的音色,而女孩的嗓音则显得尖细了一些;如果要听女童声,则以15岁到19岁为最好。一些男童合唱团下属的合唱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但正式演出登台的团员却仍是男孩。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的形式。它主要是多声部的人声合唱。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即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同声合唱是有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声合唱团是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它具有五百年历史,前身是奥地利皇家童声合唱团,是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启蒙园地,培养了无数的音乐奇材。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国最好的剧院,小天使们杰出的表演、及那纯洁可爱的面庞,让所有观赏过的人难以忘怀。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被世人称为“歌唱着的天使”,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被视为奥地利的两个国宝。当今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和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合作演出过,卡拉扬、伯恩斯坦、索尔弟、阿巴多、马泽尔等都曾指挥过该团。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节目精致、丰富和多彩。既有奥地利及欧陆传统作品,也有现代世界名家名曲;既有和美宁谧的教堂乐曲、浓馥动人的奥地利民谣、轻柔美妙的圆舞曲,还有令人捧腹的喜歌剧。优美的钢琴伴奏更为她添上动人的色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尤以演唱莫扎特及舒伯特的乐曲最为出色。
拓展: 著名团体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德文原文为Wiener Sä;ngerknaben,Wiener是「维也纳的」的意思,Sä;nger是「歌唱的」的意思,而Knaben是「男孩」的意思,因而简写为WSK 。维也纳少年合唱团(Wiener Sä;ngerknaben)是由一群身穿蓝色水手服的男孩所组成的,这项特殊的打扮也成为了他们的标记。他们以优雅而又轻盈无比的童声女高音与童声女中音,演唱着各式各样的圣歌、圆舞曲、艺术歌曲、民歌与弥撒。
在维也纳,儿童时代要成为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一名成员,到了而立之年应该成为骑术学校的一名骑手,年近花甲则要当一名政府官员。这是维也纳人向往的三个职业。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合唱团之一。它将近500年的历史使其成为奥地利的象征。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实际上分为四个合唱队,每队25个孩子,四个队轮流在国内外演出。平时所有孩子在维也纳奥加滕花园里的寄宿学校学习。这所古老的寄宿学校以“保持传统”著名,顽固地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和苛刻的规章制度。
1498年马克西米利昂一世创建了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从那以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开始登上奥地利的音乐舞台。每逢皇帝加冕或宴会,童声合唱团都要出席演唱。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从这里出现了。它训练的第一班培养出了众多高水平的歌唱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海顿、舒伯特、布鲁克纳当年都是红极一时的小歌手。如今,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是维也纳的友好使者,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无论是在亚洲和还是在南美,他们的一片童心和精湛的演技受到最热烈的欢迎。
拥有500年历史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团体之一,曾是音乐史上的奇葩-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启蒙园地,培养了无数的音乐奇材。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国最好的剧院,小天使们杰出的表演、及那纯洁可爱的面庞,让所有观赏过的人难以忘怀。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团体之一,被世人称为“歌唱着的天使”,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被视为奥地利的两个国宝。当今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和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合作演出过,卡拉扬、伯恩斯坦、索尔弟、阿巴多、马泽尔等都曾指挥过该团。从中足以见得这些著名音乐家们对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演唱水平的首肯与青睐。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由清一色的男孩组成,被誉为“歌唱着的天使”。他们正统的美声温柔而和谐,近似女声,却又比女声更加纯净。无论是世界名家名曲,还是和美宁谧的教堂乐曲,或者是浓馥动人的奥地利民谣,经由他们唱来,都令人如沐春风。在1918年君主制结束,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放弃了它的旧名字和皇家制服。早在1924年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由校长约瑟夫·斯克赫尼特改革了,以他个人的热情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会大厅演出。在第一共和国期间他们甚至被誉为是奥地利的“歌唱大使”。从那时起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几乎在本世纪的所有著名指挥家指挥下演出过。并且,每星期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在维也纳的Hofburg小教堂唱庄严的颂歌,保持着从1498年就有的古老的传统。前来一饱耳福的人络绎不绝,因此必须提前预约。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节目精致、丰富和多彩。既有奥地利及欧陆传统作品,也有现代世界名家名曲;既有和美宁谧的教堂乐曲、浓馥动人的奥地利民谣、轻柔美妙的圆舞曲,还有令人捧腹的喜歌剧。优美的钢琴伴奏更为她添上动人的色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尤以演唱莫扎特及舒伯特的乐曲最为出色。 如:舒伯特脍炙人口的《野玫瑰》、《鳟鱼》、《小夜曲》、 悠远唯美的苏格兰民谣《绿袖子》,悠扬婉转的《夜莺》,美妙轻快的《维也纳的气质》等:和小天使们最拿手的施特劳斯圆舞曲和波尔卡舞曲。他们的歌声,让人犹如置身于开阔而古老的平原森林,青葱万物在音乐中折射,圣洁、宁静。靠着自然的童心、美妙和谐的音色,他们感动并征服世界。
著名的音乐家海顿也曾经是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的一员,海顿所居住的村庄中每逢节日都有乐队惯例的游行。有一次,负责打鼓的乐师因生病而无法参与游行,只好请年幼的海顿来帮忙,兴奋的海顿不负众望的表现十分出色。有一次,海顿他父亲一位在该合唱团中任指挥一职的亲戚来到了海顿家中,对海顿的音乐才华感到讶异,就央求把海顿的父亲把海顿送进合唱团,这个合唱团是「维也纳史德分教堂合唱团」,也就是「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的前身。当然,维也纳少年合唱团不只培养出海顿一人而已,五百年的历史中也出现了其它优秀音乐家。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合唱团能像维也纳少年合唱团一样将音乐的教育实行的如此彻底。
打从该团创立以来,他们的演出范围原本都仅仅限制在维也纳的教堂中,演唱的曲目也只有宗教歌曲,许许多多的爱乐者都无福亲耳听到。但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们开始在祖国所在地欧洲,甚至远至美国等地方演唱,想当然 尔的受到大众的欢迎。而他们如何的受观众喜爱,可以藉由一些比较杰出的独唱歌手,居然一跃而成为电视明星中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合唱团转型而成为了算是「 非营利性的半个国家机构」,举团迁移至奥嘉顿宫殿(建造于16世纪),从此开始了一连串堪称专业的训练,和声以及音乐演唱的技巧有著显著的进步。由于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不断,维也纳少年合唱团便把 百位团员分成了4大团 :莫札特、布鲁克纳、舒伯特以及海顿,以应付忙碌的生活,并在世界各订轮流演出,使足迹得以遍布世界各国。
团员严格挑选:10到14岁之间变声期前的男童童声合唱音色清澈纯净、空灵柔和,而在变声期以前的男童合唱更能将这些特点发挥到极致。维也纳合唱团由清一色的男孩组成,由于生理原因的限制,合唱团正式团员的年龄严格控制在10到14岁之间。为了保持嗓音的丰满,他们采取正统美声发声方法来拓宽他们的音域,增强了嗓音的耐力,使声音更加柔和,声部之间也更加和谐。这样一来,他们便会发出一种近似女声,却又比女声更加纯净圣洁的音色,这是一种成年人绝对不可能发出的美妙音色。
合唱团团员平时在奥加敦皇宫生活学习,假期则到奥地利南部美丽的沃特湖旅游圣地度假,那里有专门属于合唱团的假日宾馆以及体育设施。合唱团每年招生两次,对学生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被合唱团录取,则需要相当的聪慧与天赋,孩子们在经过视唱练耳、音乐理论等严格测验后,优秀者方具备入学资格。团员们到了变声期,即大功告成,可以退役了。他们可以转到皇宫中的“养老之家”继续接受一般中学生的正规教育。
蓝色多瑙河哺育了众多的音乐家,古老的维也纳创造了无数令人心倾神往的音乐作品。
拥有500年历史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被视为奥地利的两大国宝,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团体之一。是培养过莫扎特、海顿、舒伯特以及近代指挥大师汉斯索斯特,克莱门特—克劳斯等音乐奇才的摇篮。当今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和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合作过,卡拉扬、伯恩斯坦、 索尔弟、阿巴多等都曾指挥过该团并给予过高度的艺术评价。每到星期日或宗教节日,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都会出现在霍夫堡皇宫内的城堡小教堂唱诗,前来一饱耳福的人络绎不绝。如今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
圣菲利普儿童合唱团
圣菲利普儿童合唱团这是一个来自南伦敦的儿童合唱团,由七岁到十四岁的男孩所组成。除了具有独特纯洁的歌声,他们对教堂合唱也抱有高度的热诚。他们所唱的歌曲中,曲目广泛,从文艺复兴至现代,或是从教堂音乐至大众所知的流行歌曲,都有不同的诠释。而他们的歌声,没有大人成熟、华丽的唱法,而是未经琢磨,最原始、最纯真而优美的声音,如天赖般的天使之音。整体而言,他们具有整齐的音色,准确的音准和咬字,在不错的技巧外,也有音乐性和不错的诠释,而最令人感到讶异的是,小小年纪的他们,对声音的和谐敏感,抓的住和声的平衡度,是他们最令人赞叹的一项特色。
除了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巴黎木十字合唱团外,英国的「圣菲利浦少年合唱团」(St.Philip's Boys Choir)是当今全球最受瞩目的新起之秀,这群拥有天籁美声的少年团体目前正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与魅力席卷欧、美、日本各地。数年前他们的三张「天使之音」专辑全球热卖,在台湾更是发烧友们的挚爱专辑,您熟悉的此地「最佳女主角」广告主题曲〈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便是由他们所演唱的。
这群来自英国拥有严格训练、超绝美声的天之骄子在突破传统、开创新犹之后,现今更进一步引领世界音乐的新潮流,在1999年正式更改团名为「Libera」(天乐创世纪),并於华纳古典旗下Erato发行首张同名专辑「Libera」,以「自由」为中心概念,融合了恩雅(new age元素)、阿迪玛斯(电子节奏舞曲)、Enigma(葛利果圣歌取样)的新音乐形式,以少年合唱团(boys' choir)的教堂天籁之声呈现,歌词却是古拉丁祈祷文,这张专辑推出后於欧洲爆出二十万的惊人销售量。这群平均只有十一、二岁的少年所引起的效应至今仍方兴未艾,「Libera」不只是少年合唱团,更是一种概念,是一种 思惟 ,一种音乐的创新语言,「Libera」为古典音乐开创了新境地,更呈现出未来的心灵解放图像。
德国科佩拉男童合唱团
德国科佩拉男童合唱团德国科佩拉男童合唱团成立于1992年。与其他著名的男童合唱团相比,该团有若干与众不同之处:它不隶属于任何宗教团体,亦非某个公共机构的下属部门,而是一个独立的合唱团体。这个男童合唱团既演唱宗教歌曲,也演唱世俗歌曲,既在教堂演唱,也在其它的盛大典礼或集会上演唱。该团通常一年要演出40场左右,还要到国外巡演,如卢森堡、比利时、瑞士、意大利、捷克和日本等;他们频频参加义演并在国内外的音乐节和音乐比赛上获奖,因此声望日隆。
合唱团指挥埃克哈德·韦扬德(Eckhard Weyand)是非常著名的合唱音乐指挥家,曾于1973年成功创办罗依特林根教堂合唱团;1984年就任斯图加特国际巴赫音乐学院的指挥、讲师,以及赫尔穆特·里林教授的助理;1987—1992年间任斯图加特圣乐团合唱指挥。此外,埃克哈德·韦扬德还在不同国家的合唱团担任客座指挥,与里加室内合唱团的关系尤为密切。他还分别在里加(1991年)和巴赫音乐学院(1992年)组织了首次巴赫音乐节。自1994年起,韦扬德一直在日本的仓敷作阳音乐大学担任欧洲合唱音乐的客座教授。
伊顿公学男童合唱团
伊顿公学男童合唱团1440年,酷爱合唱的国王亨利六世建立了唱诗班,也就是现在合唱团的前身。他们的'合唱传统通过晚祷和学校活动得以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据该团指挥拉尔夫霍伍德先生介绍,伊顿公学每周的音乐课程不低于4个小时,而其中至少有1小时是老师对学生的专门辅导时间,学校拥有60名音乐教员、两座设施精良的录音棚、6架管风琴,而且每年向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提供8项音乐奖学金。此外,就连中国鲜有人掌握的管风琴的操作者也是该校学生,让我们不得不钦佩伊顿的艺术教育能力。
今天的伊顿公学男童合唱团全部由在校生组成,此次访华阵容为50人,全部是14岁到18岁的男童。在到达北京之前,他们已经在上海和南京进行了演出,不过,由于设备所限,只有北京的听众有幸听到有管风琴伴奏的童声合唱。
美国芝加哥合唱团
在该团合作过的名单里,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大师、名团与明星,如指挥大师索尔第爵士、艾森巴赫、詹姆斯·列文等,还有美国乡村歌手加思·布鲁克斯、当红女星茱丽亚·罗伯茨等。该团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合作录制的唱片曾四次赢得格莱美大奖。
美国科罗拉多合唱团
美国科罗拉多童声合唱团是世界著名三大童声合唱团之一,30多年来,艺术团的足迹遍及美国国内46个州,包括在白宫和林肯表演中心的演出,还曾经在中国、英格兰、法国、日本、苏格兰、韩国、瑞士等国家表演过。曾以无与伦比的童声演唱让欧洲、美洲和亚洲的观众为之惊叹;其精湛的表演及其成员年轻活力享誉世界,先后获得过国家艺术成就奖等多项国内国际大奖。
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
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Les Petits Chanteurs de Saint—Marc) 由Nicoias Porte建立于1986年,在法国里昂享誉盛名超过二十载。2003年,该团被**《放牛班的春天》(LesChoristes)的导演发掘,在影片中担当堪称此部**灵魂的合唱音乐演唱。**全球公映后,片中真纯质朴、自然天成的天籁和声蜚声国际,合唱团也因此为全球过千万观众所钟情,更一度被外界认为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媲美。
指挥:尼古拉斯·博特(Nicoias Porte)《放牛班的春天》音乐总监,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指挥。生于1963年,从小拥有很高音乐天分的他在里昂教区合唱团唱歌,而后成为歌唱家。自1984年开始,他就在圣马可学校任教音乐科,并于1986年勇敢地成立了圣马可儿童合唱团。20余年来,他的热诚、积极和富有纪律的教学方式造就了他的合唱团今天的影响力。
巴黎木十字儿童合唱团
巴黎木十字儿童合唱团以高难度的「无伴奏」(A cappella)演唱享誉全球,歌声宛如天籁之音,并赢得乐迷一致激赏的巴黎木十字儿童合唱团,在睽违台湾两年之后再度踏上宝岛,除带来世界各地民谣、宗教圣乐之外,也准备了多首圣诞歌曲,将提前向国内观众报佳音。 一九○六年的夏天,两个在萨伏伊Tamie Abbey度假的学生突然有个念头:何不成立一个游走於教堂、城市间的儿童合唱团?该团的演出可以成为真正教堂音乐的化身。接下来的几年,他们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在满腔热忱却缺乏金钱的情况下,这两个年轻人搬到巴黎赁屋而居,并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童。至此,巴黎木十字儿童合唱团正式诞生。该团於1907年一月十日第一次彩排,并於同年十月在St. Germain l’Auxerrois教堂首演,演出后使他们一夕成名,不仅走红於巴黎,很快地也受到全法国的瞩目。相较於当时流行的曲式,他们歌唱的品质及纯净的声音,使聆听者在热爱之余惊叹不已。创团近百年的巴黎木十字儿童合唱团,是全球公认最著名的「无伴奏」儿童合唱团。该团团员平均年龄只有11岁,他们纯净美好的嗓音不仅赢得「夜莺之声」的美誉,更被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盛赞为「和平小天使」,而身著庄严白袍、颈系木十字架的装扮,更使他们成为音乐复兴的象徵。木十字儿童合唱团与其他合唱团最大的不同是该团所采取的是自然的训练法,没有死记,不一味追求技巧,小歌手们把学到的方法,透过实际练习,生动地运用在作品上。演唱时自然而丰富的表情,令观众为之动容。尤其在宗教的洗礼下,木十字的歌声里总是散发出一股纯净脱俗的特质,清脆晶莹,远非其他儿童合唱团所能比拟。伟大的法国作曲家米尧曾写道:「木十字儿童合唱团是信念、记忆力、热忱以及才华的奇迹。」巴黎木十字儿童合唱团的成员并不限於法国人,其间包含有德国、意大利、波兰、美国等不同国家血统。自然地,木十字的歌声也不会受制於某一民族,除宗教圣乐、耶诞歌曲之外,世界各地的谣,都容纳在他们的曲目之中,不论哪一个民族听了,都一样深受感动。
丹麦男童合唱团
丹麦男童合唱团丹麦男童合唱团成立于1943年。指挥家JorgenBremholm创建并带领合唱团走过了最初40年的发展道路。合唱团由9—15岁的男孩组成。他们住在哥本哈根或市郊,每周排练两次。加入合唱团无须任何试听,因为合唱团的一大宗旨就是让任何爱唱歌的男孩都能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唱歌。他们的基础训练阶段称作初级组,随后升至合唱团。在合唱团,他们生活非常充实忙碌,任务明确而激动人心。合唱团还安排休闲活动,其中每年的夏令营是重头戏。这些稚嫩可爱的孩子们,用心放飞艺术梦想。他们儿童的天真和少年的想象用音乐演绎传递给每一个人。他们的声音令世界称奇。四十多年来,孩子们在一茬一茬地换。合唱团的保留曲目经一代一代的小演员传唱不衰,既有闻之心动的经典艺术歌曲,又有让听众耳目一新的中国童谣。
孩子们除了每年暑假去世界各地度假演出外,每个星期日,他们都雷打不动地在维也纳演唱,据说,这个习惯自1498年以来,几百年如一日。安徒生的故乡盛产童话,丹麦王室资助的皇家男童合唱团也跻身世界一流之列。除了全世界的巡回演出之外,男孩们还见证了丹麦王室的不少重要时刻:2004 年,丹麦王位第一继承人弗雷德里克王子的婚礼上,男孩们用天籁之声送上祝福;08年6月,丹麦皇家男童合唱团在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了赴中国巡演前,在本国的最后一轮演出,当晚正是约阿希姆亲王夫妇婚后首次公开亮相。
北京天使合唱团
北京天使合唱团北京天使合唱团是国内少有的专业童声合唱团体,成立于北京,是风潮唱片“东方的天使之音系列”专属合唱团。该团囊括了北京各少年合唱团的精英,是世界知名的儿童合唱团,被西方乐评家誉为东方的维也纳合唱团,以清澈优美的和声享誉国内外。 “东方的天使之音系列”由美国儿童音乐奖及台湾金曲奖制作群制作,曾获国内外多项奖项,是发烧友寻找童声合唱的指向制作。优美的和声带领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堂。
“北京天使合唱团”是世界知名的儿童合唱团,向来以歌声纯净甜美着称,在《东方的天使之音》系列中,集细腻、干净、甜美、无邪之大成,有股让人心头不自持的美丽悸动。乐评家甚至认为与BBC“天使之音”(英国圣菲利普男童合唱团)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文来自作者[山薇]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17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山薇”!
希望本篇文章《二胡的基础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介绍两篇《怎样学好二胡》文章二胡是件难学的乐器,要想熟练地驾驭它就更难了。由于二胡的结构特点和选材、制作的随机性,使每一把二胡的音质和音色,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要想熟练地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