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认识数字1-10;感知和理解1-10的数量概念
难度:Ⅱ(启蒙阶段一)
适合年龄:4-5岁(最早不应早于3岁)
教具1:红蓝数棒
红蓝数棒是一款蒙氏教具,由红蓝相间的十根木棒组成,每一根木棒比前一根长一个单位,配合数字卡,能让宝宝非常直观的看到数量的变化。
操作的时候要让孩子拿起代表1的数棒,去逐个比较,看看是不是每一根都比上一个多“1”。
孩子通过触摸,会对数量会产生更多感性的认知。
小一点的孩子一次认识3根数棒就可以了,再慢慢增加直到全部认全。大一点的可以多一些,一次3-5根。
最初我们要确保让孩子按顺序来操作,熟悉之后,其实还可以有更多进阶的玩法,比如凑十等。
蒙氏教育的体系对教具的操作有很多专业和严格的要求,但我们毕竟不是老师,也没有那么专业的训练,教具到了我们和孩子的手里可能会发挥更多“玩具”的属性。
到了孩子手里这就是一款玩具,搭建什么的不在话下:
觉得父母可以让孩子放手去玩,在玩中感知不同长度数棒的数量变化。
当然,这只是一个举例,我们不一定非要去买这一款教具。其实参照这款教具,家长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制作出类似的教具。
比如拼接或搭建的积木等:
教具2:彩色串珠梯
这也是一款蒙氏教具,由9串颜色不同的串珠组成,每一串都比上一串多一颗珠珠。它与数棒的作用类似,体积小了很多,色彩上更丰富。
我们还可以用纸壳剪一个“数珠片”,方便孩子用小手一个一个去数每一串珠珠的数量。
这款教具也可以有很多扩展的玩法,就不赘述啦。
教具3:数字砂板
这款蒙氏教具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孩子认识数字字形。砂板上的数字是凸起的,孩子们用纸和蜡笔,可以在砂板上拓印出0-9的数字。
有的孩子很沉迷这项“工作”,因为拓印对他们来说是件神奇并且很有成就感的事,这比看字卡认数字有趣得多。
当你觉得1-10的数字孩子已经全部认识了,这时却出现了新的问题,他们常常会把数字搞反。
蒙氏教具中“数字与筹码”中的数字就可以帮孩子搞清楚正确字形的方向:
这些木质的数字是两面漆的,怎么摆都可以。让他们摆一摆正确的数字,其实还蛮挑战的。
当出现下面同款的情况,请家长保持淡定:
把数字搞反,不是你家宝宝的专属“毛病”,而是全世界的孩子的“通病”。
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没有一个统一绝对的解释,但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可的是:这是孩子视觉空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所以这并不是阅读或书写障碍,我们慢慢帮助孩子改过来就可以了。
最后再来推荐一款数学启蒙“神器”——扑克牌。
扑克牌上既有数量,又有顺序,还有数量的分组方案(数的分解),玩法多样,兼具玩具和教具的属性,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数学启蒙工具。
关于扑克牌的玩法,最初可以从认知开始,然后可以玩数点数,比大小,慢慢还可以玩“排七”和“凑十”等等。
具体的玩法,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详细说。
无论使用哪一款教具,都不要忘了给孩子强调数的集合概念,即:最后数到的这个数字,代表了这一组物品的集合。
这是理解基数的难点,也是计算的基础。
对于数字代表的数量的理解,仅仅几款教具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可以带来数量感知的“道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每一家的厨房里就有很多,比如:花生、豆子、锅碗瓢盆,甚至面粉和水。
我们要有意让孩子通过视觉的刺激和触觉的感知,去感受和理解数量的变化。
因为对孩子来说,听过的东西很容易忘记,但看过的就更容易记住,而动手操作过的,他们是会内化和理解的。
“教师的责任是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儿童之间营造一个非竞争的学习共同体。”说出这句话的是玛利亚蒙台梭利。在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有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虽然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但是为儿童着想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被我们称之为“玩具”的材料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中称为“工作材料”即蒙台梭利的教具。本周二我们在黄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和探索了一些蒙氏教具,在互相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类蒙台梭利的教具都可以找到相似点,它们之间有着某种关联性,而书中也有提到,有些教具是可以组合在一起进行工作的。
比如“粉红塔”和“棕色梯”这两组教具。粉红塔顾名思义就是粉色的,但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塔,教具的构成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正方体,从小到大一共十个,工作的过程就是将这些正方体从最底下按照大到小的方式进行摞高,最后就是一个塔。棕色梯也是由十个长度统一但高度不一的棕色长方体材料构成,由低到高排开就是我们日常走的楼梯形态。这两组教具的作用是可以增强幼儿小肌肉运动,训练幼儿的协调性与稳定性,增强幼儿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和排序能力。最简单的玩法是将两组教具分别摞高成同等高度或者平铺成同等长度,在加深一点还可以两两结合成太阳造型、迷宫造型等。在不断的操作中认识物体大小、感受三维空间变化,了解递减和递增的关系。
还有温觉板,这个教具的目的是帮助幼儿温觉感官精致化。它里面原本有两个木头材质的 长方形板、两个铁质长方形板,两个毛毡材质长方形板,两个大理石材质长方形板以及两个玻璃材质长方形板和两个软木塞材质长方形板,过程是将这一对一对的材料分开摆放成半圆弧型,引导幼儿蒙眼通过手腕感受一种材质的温度来找到另外一半。他寻找的过程是有路线规定的,在操作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强幼儿距离记忆的能力。我想的是在孩子熟悉原本的材料后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其他的材质,比如泡沫板、瓷砖板等,丰富材料的多样性,提高游戏难度,增强幼儿通过触觉来判断物体的能力。
通过我自己的研究以及听取其他同事的想法,我感觉蒙台梭利教具在生活以及知识学习当面都具有很多的延展使用方法,比如粉红塔除了是视觉感官教具还可以在幼儿操作中潜移默化的为孩子以后的数学知识做铺垫。而且粉红塔和棕色梯一样很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玩的积木,只不过普通积木包含着丰富的颜色和多样的形状,而粉红塔和棕色梯只有两种形状,这也给孩子提高了游探索难度。
温觉板的触觉体验在生活中也有体现,比如孩子日常生活中通过取餐隔着盘子感受饭菜的冷热或者喝水通过杯子感受水的温度,这些零碎的触觉感知在蒙氏教具中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体验,就像给这个感受给予了一种正式的仪式感。
在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要注重孩子方方面面外在内外的体验,采取不同的或深或浅的方式以满足孩子多方面的发展需求。
本文来自作者[易上止正]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193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易上止正”!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让孩子快速认识1到10》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目标:认识数字1-10;感知和理解1-10的数量概念难度:Ⅱ(启蒙阶段一)适合年龄:4-5岁(最早不应早于3岁)教具1:红蓝数棒红蓝数棒是一款蒙氏教具,由红蓝相间的十根木棒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