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的意思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竹难书,汉语成语,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很多,难以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竹难书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形容“乱象极多,难以胜数”。后来多指“罪恶极多”。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描述乱世的各种异象,如马有生角、雄鸡五足、鸡卵多毈、有豕生狗等。又说: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意谓这些怪象都是政治败坏所产生的乱亡之兆,而且多到用尽荆、越两地的竹子来写都写不完。
《孙膑兵法》:“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
罄竹难书造句:
1、当年纳粹德军对犹太人的罪行罄竹难书,历史不会忘记的。
2、侵略者的烧杀抢掠,无法计数,罄竹难书。
3、他的罪行罄竹难书,想改过也来不及了。
4、这名嫌犯的罪状罄竹难书,社会大众都期盼司法能依法惩处,彰显公义。
5、这坏人罄竹难书,实在让人不可原谅。
6、他的罪过虽罄竹难书,但看他有意点悔意,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罄竹难书的成语意思如下:
罄竹难书成语意思是: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子: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邹韬奋《抗战以来》。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繁体:罄竹难书。
近义:数不胜数、罪大恶极。
反义:微乎其微。
英语:to mumerous to be listed。
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无道,大兴土木,造成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越国公杨玄的手下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取得了领导权,他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称:“即使用尽南山所有竹子制成的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
罄竹难书的造句:
1、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2、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3、如果被虐待的熊能说话,归真堂将是罄竹难书啊!
本文来自作者[平卉]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209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平卉”!
希望本篇文章《罄竹难书是啥意思啊》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罄竹难书的意思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罄竹难书,汉语成语,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很多,难以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罄竹难书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形容“乱象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