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被誉被称为“秋思之祖”。
1、《天净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译文: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3、赏析:
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图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情感氛围。作者通过精心选取的景物和细节描写,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深刻而生动。整首小令节奏明快,一气呵成,使得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此曲虽短,却意蕴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马致远。他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为官。
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
《天净沙·秋思》对于作者创作的影响:
1、丰富了其散曲作品的表现手法: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这种表现手法在当时的散曲作品中并不常见,因此《天净沙·秋思》的成功创作对于马致远在散曲创作上的表现手法有了更丰富的展现。
2、确定了其文学地位:
《天净沙·秋思》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当时文人的认可和赞誉,也奠定了马致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首小令的流传广泛,成为了马致远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对于马致远的文学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
3、开创了散曲创作的新风格:
《天净沙·秋思》以其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开创了散曲创作的新风格。这首小令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为后来的散曲创作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对于中国古典散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自作者[幻竹]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29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幻竹”!
希望本篇文章《天净沙秋思被誉为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天净沙秋思被誉被称为“秋思之祖”。1、《天净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