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是南方。
昌都位于西藏东部、澜沧江上游,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昌都位于东经93°6′—99°2′,北纬28°5′—32°6′之间。
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的德钦县接壤,西南与林芝市毗邻,西北与那曲市相连,北面与青海省的玉树州交界。
地形地貌
昌都西北部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谷地由北向南逐步加深,岭谷栉比,河谷深切,仅有零星残存的高原面。高原主要分布在他念他翁山北段和宁静山,海拔在4000—4500米以上。
在北纬30°以南,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河谷底海拔2500—3500米,最低处是芒康县的金沙江河谷,海拔仅2296米。
以上内容参考?昌都市人民政府-昌都简介
二十三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三叠纪含煤盆地
昌都海拔多少米
3200米。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全市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市区海拔3200米。
现辖11个县、138个乡、1142个村,总人口78万,辖区居住着藏、汉、回、纳西等36个民族,其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5.5%。昌都境内资源丰富。现已发现金、银、铜、铁等矿种近百个,全国第二、西部第一的玉龙铜矿储量达650万吨金属铜。
昌都会有高原反应吗
昌都邦达机场高反还是比较厉害的。拔昌都邦机场海拔为4334米。
据2020年4月机场官网显示,昌都邦达机场航站楼面积5018.32平方米,设1座登机廊桥;站坪设5个民航机位,其中2个B类机位,3个C类机位;跑道长4500米,宽45米,满足C类、A319同类及其以下机型使用要求;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00吨的使用需求。
高原反应:
亦称高原病、高山病,是指在平原生活的人们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其中,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海拔3500米对身体伤害
一般人能适应。
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及人体适应状况,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第一次去昌都注意什么
昌都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属于高原地区,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切勿肓目进入高原。进入高原之前,禁止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于劳累,要养精蓄锐充分休息好。
适当服西洋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如有呼吸道感染,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应尽可能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红景天、高原宁、诺迪康胶囊等,也需备有防治感冒的药物、抗菌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以防万一。
由于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发急性高原病。
扩展资料:
进藏后要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品,注意卫生,不要进食过量。刚进藏的头两天不宜身体负荷过重,活动过频。
西藏气候干燥,日照强,要带上润唇膏、遮阳帽、墨镜、防晒霜、保湿霜。值得一提的是,去昌都,那里的藏民朋友比较有个性,特别要注意风俗方面。
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处于扬子古陆西缘与冈瓦纳古陆的结合部位,以澜沧江结合带为界与藏滇板块的羌中南-唐古拉-保山陆块相邻,与同属扬子古陆西缘活动带的松潘—甘孜活动带以金沙江结合带为界,微陆块由近北西西向转南东走向呈向北东突出的弧形。
昌都地块位于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的中部,结晶基底为扬子陆块新太古—古元古界深变质岩系,厚1200 m。早古生代为扬子古陆西缘增生带,属大陆边缘冒地槽沉积,奥陶系变质岩系厚3000 m,志留系为页岩、灰岩,在南部有火山岩系,厚1000 m。加里东运动(早泥盆世)在全区不甚剧烈,中上泥盆统为千枚岩、砂岩、灰岩沉积,厚500~700 m,石炭纪至早二叠世为稳定型沉积。
在微陆块上发育的昌都盆片群是石炭纪形成的,含煤岩系在藏北青南为下石炭统下部马拉查组,分布在澜沧江东侧昌都地块,为海陆交替相碳酸盐岩夹含煤碎屑岩沉积。马拉查组下部灰岩段为巨厚结晶灰岩,厚度大于2700 m;中部含煤段为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煤线,厚2300~3100 m;上部灰岩段为灰岩、结晶灰岩,厚130~724 m。煤层多,厚度薄,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含煤4~14层,最多80层,可采煤4~37层。自家铺含煤地层厚1185 m,含煤75层,厚36.2 m,可采煤37层,厚29.74 m。马查拉含煤地层厚873.4 m,含煤82层,可采煤23层,厚12.74 m;曲登含煤地层厚1253.1 m,含煤14层,可采煤6层,厚5.68 m;其它地区多为不可采薄煤层。在走向上自北西向南东含煤时好时差,自家铺、马查拉、曲登为含煤较好的聚煤中心。
唐古拉乌丽(沱沱河)盆片群和昌都盆片群,晚二叠世含煤岩系为妥坝组和乌丽组。上统下部妥坝组分布于昌都、察雅、左贡、芒康一带,为海陆交替相含煤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下段为杂色砂岩与泥岩互层,中部夹煤层;上段为泥岩、粉砂岩夹煤层。妥坝、左贡发育最好,厚1675~1775 m,含煤7~21层,厚0.2~1.79 m,1~14层,均厚大于0.4 m,由聚煤中心向北、向南含煤地层变薄或尖灭,为薄煤层或煤线。上统上部乌丽组分布于唐古拉至藏北一带,为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由砂岩夹灰岩、细砾岩、薄煤层组成,煤层位于下段中下部,含煤9~10层,单层厚0.15~2.0 m,可采煤4层,由乌丽向西变薄、尖灭。
早二叠世末—中三叠世末,澜沧运动或冈瓦纳运动,古特提斯海在澜沧江带和金沙江带阶段性俯冲关闭,藏滇微古陆与扬子古陆碰撞,造山运动使地层褶皱变质,澜沧江带西侧和金沙江带东侧形成岩浆弧,微古陆西侧缺失晚二叠至早三叠世沉积,中上三叠统仅见于金沙江带和澜沧江带两侧,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昌都及其以北陆块形成中生代盆地,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的南部兰坪-思茅也形成中生代坳陷,晚三叠世整个微陆块普遍接受沉积。上三叠统上部含煤岩系,主要分布在微陆块的中部乌丽、昌都一带,昌都为巴贡组,藏北那曲为土门格拉组,滇西为麦初箐组,中上三叠统地层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燕山期后昌都地块隆升为陆,仅有零星小型断陷盆地。
青南藏北三叠纪含煤盆地群(乌丽盆地和昌都盆地),上三叠统含煤岩系为巴贡组。巴贡组下部为浅海相沉积,中部为海相及海陆交替相含煤沉积,上部为以陆相为主的海陆交替相碎屑岩沉积。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煤层及少量生物碎屑灰岩,厚1100~1700 m。察雅以南和土门格拉以西厚度减薄尖灭。煤层位于中部,数层至数十层,可采煤1~8层,最多20层,单层厚0~0.9 m,最厚5 m,累厚0.4~13.38 m,局部含煤较好,区域性含煤差。
本文来自作者[巩钰岩]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346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巩钰岩”!
希望本篇文章《昌都是南方还是北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昌都是南方。昌都位于西藏东部、澜沧江上游,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昌都位于东经93°6′—99°2′,北纬28°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