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也叫女贞或者女直。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在3000多年之前这个部族被称作肃慎,传说舜、禹的时代,就跟中原有了联系!在隋唐时期被叫做黑水靺鞨,形成一个民族形态的时候大约是在唐朝,在辽朝的时候为了避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名讳,又叫做“女直”。在明朝初,女真分为三个大部,分别是建州女真、东海女真和海西女真。后来按地域又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其中建州女真的首领就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那个。到了皇太极时代被改为满族,入主中原后就是大清。而叶赫那拉氏是属于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乌拉、哈达、辉发、叶赫)之一的叶赫部。叶赫部本来是有蒙古土默特氏和女真纳喇氏各一支,叶赫部的首领是蒙古土默特氏,后来带领部族迁徙到纳喇一支居住的地方,代之为主,为了随俗而治,就改姓为纳喇氏!到了16世纪,部族再次南迁到叶赫河流域,才有了叶赫之名,也就是叶赫部。
随着慢慢的发展,叶赫部成为扈伦四部之中最强的部族,在明朝末年是和建州女真争夺领导权的劲敌。曾经组织了九部联军进攻建州女真,但是被建州女真打的大败。最终在万历四十七年,叶赫部被努尔哈赤降服。海西女真四个部被努尔哈赤兼并之后,叶赫纳喇(那拉)氏也就成为后来清朝满族中的一个大姓。
爱新觉罗氏(建州女真)和叶赫那拉氏(叶赫部)之间的恩怨从元朝末年就开始了,在元末时期,两部之间就发生过战争,爱新觉罗氏想要征服叶赫那拉氏,双方在叶赫城外交战,最终是叶赫那拉氏打败了爱新觉罗氏,一跃成为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到了明朝末年,双方再次交战,这次却是叶赫那拉氏败给了爱新觉罗氏。这时的爱新觉罗氏的首领就是努尔哈赤。叶赫部战败之后,首领布扬古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叶赫那拉氏的诅咒。在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说努尔哈赤挖出来一个碑,上面写着“灭建州者叶赫”,不过毕竟是演义,当不得真,其他史书上倒是没有记载过努尔哈赤挖碑的事。
不过建州女真建立的清朝却是败亡在叶赫那拉氏的女人手中,而且是两个女人,一个是晚清著名的老佛爷慈禧太后,一个是光绪帝的隆裕太后。慈禧太后就不多说了,什么《中日马关条约》、《辛丑合约》……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而隆裕太后,则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载沣下旨让他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隆裕太后垂帘听政,成为清朝最高的统治者。接着隆裕太后下诏逊位,成为大清朝的终结者,为建州女真的大清朝画上了句号,也印证了那句诅咒:“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不管是诅咒,还是巧合,不得不感慨历史有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魅力!
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爱新觉罗家族的实力可谓是非常庞大了。那这个叶赫那拉氏又与爱新觉罗氏有着什么样的深仇旧恨,扬言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了爱新觉罗呢?
那咱们就先来说说叶赫那拉氏
叶赫族由于生活在叶赫河附近而取名,同时他也是女真族最为古老的部落之一。其后代子孙分布较广,据清朝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记载:?纳喇氏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方,虽系一姓,各自为族。?直至今天,仍有不少叶赫那拉氏的族人。
关于叶赫那拉氏名字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在叶赫那拉家族居住的叶赫河附近,突然有敌人来袭,不是别人,就是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氏的首领对叶赫那拉氏的族人们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因为在满语中,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爱新觉罗氏这种说法其实也不过是为了震慑叶赫部,显示自己的强大。
而叶赫那拉氏的首领也不甘示弱,指着天空上的烈日,回击道:?金子又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部的士气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在之后的对抗过程中,轻轻松松地打败了爱新觉罗氏,实力也更加强大了,成为了东北地区最大的部落。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已是积怨已久了。
叶赫那拉的首领为何会留下这样的誓言呢?
这要从明末时期开始说起了,当时爱新觉罗氏已经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版图,他们虽然忌惮于叶赫那拉部落的实力,不敢轻易动手。
但是看着这么大的一块肥肉放在那,内心难免是蠢蠢欲动,最终还是忍不住向叶赫那拉氏出手了。双方大战一场,但是叶赫那拉氏最终不敌,败于爱新觉罗氏之手。
叶赫那拉氏部落本就是当时的第一大族,而爱新觉罗氏实力远逊于叶赫部,所以这次失败让叶赫氏觉得非常屈辱。据《崇陵传信录》记载:?天命朝,大兵定叶赫,颇行威戮,男丁罕免者。部长布扬古临没愤言曰:?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意思就是说?爱新觉罗的兵将对叶赫那拉部进行屠戮,叶赫部族长死前愤怒的说:除非你们将叶赫那拉氏的族人全部杀死,否则我们叶赫那拉氏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掉爱新觉罗!?
这句誓言如同一个诅咒围绕着爱新觉罗家族,使得他们十分的不安。
这个诅咒成真了吗?
都说风水轮流转,估计当初的爱新觉罗氏首领也不会想到,多少年之后,爱新觉罗氏的江山真的断送在了一个姓叶赫那拉的女人手里。
说到这段历史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慈禧太后。
慈禧名叫?叶赫那拉杏贞?,这个女人在晚清可谓是搅动风云的人物。慈禧在清朝后期发动?甲申易枢?之变,废掉了恭亲王,一手把持着朝政,独揽大权。虽然在几年后,慈禧将朝政大权归还于光绪皇帝,但这也不过是暂时的。
1889年,著名的戊戌政变发生,慈禧将光绪帝囚禁,斩杀戊戌六君子,重新掌控了朝政。慈禧对于清王朝的处境认识并不透彻,也不能做出明智的命令力挽狂澜,或许在当时已经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了,但是慈禧的一些做法还是导致了清王朝的加速灭亡。比如说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想到的并不是抵抗,而是逃离京城,前往西安避难。而且还同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导致经济大量流失,为贫民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的确可以说,是慈禧的糊涂无能和奢靡浪费造成了清王朝的灭亡,但还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因素认为是叶赫那拉氏断送了爱新觉罗家的江山,那就是清帝退位条约的签订者?隆裕皇太后,也姓叶赫那拉,全名叫叶赫那拉?静芬。这可就是真正意义上完全断送了爱新觉罗氏的江山了。佛家所说的因果循环,大抵就是这样了吧。
但是在《崇陵传信录》还有不让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通婚的记载,但是爱新觉罗氏的皇帝的确是娶了不少叶赫氏的姑娘,不仅仅有慈禧,还有清高宗舒妃,孝慈高皇后,这些都是出自叶赫氏的女人。
所以笔者认为,爱新觉罗氏的江山的断送虽然真的与叶赫族的女人有关,但是也不过是一种巧合而已。所谓无巧不成书,而《崇陵传信录》的编撰中出现这样的记载,大约也觉得这种巧合十分微妙,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故事吧。
朱家溍先生在《德龄、容龄所著书中的史实错误》一文中就提到,?前人曾在一些野史小说中对此事加以渲染,创造了些想当然的情节。?笔者认为《崇陵传世录》的作者也就是这样的吧!
本文来自作者[笑薇]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370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笑薇”!
希望本篇文章《最恐怖的诅咒:叶赫那拉氏的诅咒究竟是怎么回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女真族,也叫女贞或者女直。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在3000多年之前这个部族被称作肃慎,传说舜、禹的时代,就跟中原有了联系!在隋唐时期被叫做黑水靺鞨,形成一个民族形态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