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经过别人家的瓜田不弯腰穿鞋,从李树下经过也不要举手去整理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出自两汉曹植的《君子行》。
原文: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译文:君子应该防患于未然,不将自己置身在容易引起嫌疑的处境中。经过别人家的瓜田不弯腰穿鞋,从李树下经过也不要举手去整理帽子。嫂嫂和小叔子不亲手递交东西,长辈和小辈不并肩行走。
勤劳谦恭是修德的根本所在,内敛不露锋芒比独处时约束自己还要难。周公到茅屋中访贫问苦,礼贤下士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来不及吃饭。洗一次头三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所以后世的人们才称他为圣贤。
历史典故
袁聿修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临漳(今河北临漳)人。他少年老成,性格沉静,很有见识。据说,他九岁时就做了州主簿,十八岁时就做了州中正,兼尚书度支郎中,后来又升为博陵太守,且政绩突出,很有声望。他所以政绩突出又很有声望,主要原因是他能够为官清白自守,从不收任何贿赂。
据说他在尚书的十多年里,从未曾接受过任何人家的一升酒喝。因此,在他的官地有不少文人联名为他立碑表彰,并送他一个雅号:“清郎”。
当然,“清郎”也有为难的时候。有一次,袁聿修到外地考查地主官吏途经兖州。兖州刺史正是他的老朋友邢邵。二人叙述别情以后,邢邵拿出一匹白绸想送袁聿修作为纪念。
这就叫袁聿修为难了。不收,怕得罪老朋友;收,又怕留下什么不必要的嫌疑。但反复思索之后,袁聿修还是谢绝了,并留书曰:“我这次路过这里,与往常不同呀!瓜田李下,古人是很谨慎的。我们不能忘记古人说过的走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不要伸手整帽子的话。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嫌疑。你的心意我领了。白绸不能收,不能留下不好的话柄。”
邢邵很理解袁聿修的心思,就没有再勉强他。
本文来自作者[雨巷少年新雪]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381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雨巷少年新雪”!
希望本篇文章《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什么意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意思是经过别人家的瓜田不弯腰穿鞋,从李树下经过也不要举手去整理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出自两汉曹植的《君子行》。原文: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