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的原因是因为它格律精确,描写的景象雄伟博大,情感沉郁悲凉。因此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推崇,对这首《登高》评价都非常高,也是很多诗迷爱好者心中的七律第一,属于诗中难得的精品。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登高》的释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急劲,天空宽阔,两岸的猿声哀鸣不绝。洲边江水清澈见底,岸上砂砾洁白,有飞鸟在江水上低低地盘旋。第二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描写的景象令人震撼。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的落下,无尽的长江,从远处滚滚奔来。写出了秋天萧瑟舒朗的感觉。
第三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离开家万里,有十年,作客他乡,无处不悲秋伤感。与亲人分散,好友又身死。只剩下一个多病的自己独自登上高台。写出了作者多年来一直处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第四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多么艰难,世事变幻无常,我的头发已变得苍白。在人生如此潦倒之际,我也因为生病不得不戒了酒,连借酒消愁都不能够了。说出来自己人生的无奈和艰难。
这首七律,格律十分严谨。这八句对仗工整,有富于变化,显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格律运用手段。在格律精确的条件下,诗意还十分畅通,精确表达了杜甫的情感。一首诗,肯定不能因为它对仗工整就能成为古今七律第一。前两句诗,写出了百川灌海的气势磅礴,?无边不尽?与?萧萧滚滚?形成完美的对称,感叹时光易逝,壮士难酬的苦痛。而后两句更是将前两句描写的景致有了落脚点,诗中的感情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古今七言律第一是哪一首诗词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是杜甫的《登高》。
原因说明:
《登高》这首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上有感而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全诗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感伤之情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被称为千古七律第一。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创作背景及作品欣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作品欣赏: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是《登高》。
《登高》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晚年,由于炼字与对仗水平高超,由于寓情于景、叠词的运用和不着痕迹地夸张,兼具强烈的个人情感而被后人推崇至极。清代诗人杨伦称其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代诗评家认为该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登高》全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登高》的赏析: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本文来自作者[代柔]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455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代柔”!
希望本篇文章《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杜甫的《登高》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的原因是因为它格律精确,描写的景象雄伟博大,情感沉郁悲凉。因此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推崇,对这首《登高》评价都非常高,也是很多诗迷爱好者心中的七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