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副县长,一些轻微事件可独立处理,重大事件需向县长申报,如判死刑,杀人,剿匪,反皇权者,县丞无权决断,是对县令的制衡和监督,有弹劾县长之能,还负责主薄的一些事情,然后自己就是县长,这就是平衡之术。
主薄:县令自带的师爷,监督县丞之用,负责书面和文书性的东东,钱,粮,户籍都是此人负责,向县令汇报,其实是县令为了制衡县丞弄出的师爷,官不入品,可以说只要有县丞的地方必然有主薄存在,有壮班。
县蔚:公安局长,剿匪,打击起义者山匪,治安,类似武警长官,手下有皂吏;
典吏:监狱维持,缉拿匪盗,逮捕罪犯,类似刑警队长,手下有一般捕快;
还有三班衙役等
主簿和功曹都是官名。
一、主簿[zhǔ bù]?
汉代中央及郡县所置官,其职责为典领文书等,魏晋后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之僚属,与参军同为要职。
主簿开始设置于汉代,也是知县的佐官之一,主要负责户籍、缉捕、文书等文职工作,其办公场所称为簿厅,其职能相当于今天县长办公室主任或者秘书长。
二、功曹[gōng cáo]?
官名。 汉代 郡守有功曹史、县有主吏,功曹史简称功曹、主吏即为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或县的政务。 北齐 后称功曹参军。 唐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
扩展资料
主簿和功曹的著名人物
一、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为他向朝廷推荐文章,(朝廷)召他到紫微阁供职,他推辞没有到任,后来又授予他秘书省校书郎。恰逢太常编修建隆年间以来的礼书,于是让他作了霸州文安县主簿,使他拿主簿的俸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共同璃修礼书,写成了《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
二、沛县功曹——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 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萧何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秦泗水亭长刘邦,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等,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天下大乱。 此时的萧何仍在沛县当功曹,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时常聚会,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后萧何辅佐刘邦举起反秦大旗,并且成功帮助刘邦建立汉朝。
本文来自作者[喧丹小姐姐]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145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喧丹小姐姐”!
希望本篇文章《明朝县丞和主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样的管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县丞:副县长,一些轻微事件可独立处理,重大事件需向县长申报,如判死刑,杀人,剿匪,反皇权者,县丞无权决断,是对县令的制衡和监督,有弹劾县长之能,还负责主薄的一些事情,然后自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