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注释:
①八百里:牛名。《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麾下:部下。麾:军中大旗。炙:切碎的熟肉。
②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文如下: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什么意思?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白话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辛弃疾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宗师。在这首词中表现的艺术风格有两方面:
一是内容感情的雄壮,它的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
二是他这首词结构布局的奇变。
一般词分片的作法,大抵是上下片分别写景和抒情,这个词调依谱式应在“沙场秋点兵”句分片。而这首词却把两片内容紧密连在一起,过变不变。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
陈亮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这次他到铅山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词寄给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作于这一时期。
《历代诗余》卷一百十八引《古今词话》:“陈亮过稼轩,纵谈天下事。亮夜思幼安素严重,恐为所忌,窃乘其厩马以去。幼安赋《破阵子》词寄之。”
参考资料: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意思是: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一、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译文。
上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意思是: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下阙“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意思是: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三、注释。
1.醉里:醉酒之中。
2.挑灯:拨动灯火,点灯。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3.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4.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5.炙:烤肉。
6.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以边塞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7.沙场:战场。
8.点兵:检阅军队。
9.马作的卢(dì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10.作:像,如。
11.霹雳(pī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12.了(liǎo)却:了结,完成。
13.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14.赢得:博得。
15.身后:死后。
16.可怜:可惜。
四、赏析。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五、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本文来自作者[新柔]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815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新柔”!
希望本篇文章《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注释:①八百里:牛名。《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分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