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广E18(关于木麻黄广E18的简介)

(一)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1、季风常绿阔叶林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块状星散分布于海拔400~500米以上至1200米以下的深山大岭,其上层乔木以壳斗科树种为主;主要优势种有罗浮栲、米槠、栲树、甜槠、钩栗、黧蒴栲、红钩栲、闽粤蚊母树,并散生有青刚栎、细柄蕈树、猴欢喜、黄杞、黄樟、樟树及少量落叶树种的枫香、山乌桕、赤杨叶等。在林缘或阳坡处多为木荷、桃叶古楠、杨梅或马尾松等多树种混生。中下层乔木不多,常见的有香叶树、红皮树、广东厚皮香、石楠以及上层乔木幼树。

3、天然次生植被

面积小,林相极不整齐。多分布于荒山荒地上,呈现不同阶段的演替系列,常见灌木草丛中散生着马尾松与枫香、木荷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以及马尾松林等,局部地区有杉木林、竹林。

4、海岸植被

有三种类型,在海滩港湾有秋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勒、海漆等组成的红树林,由于人为砍伐,多呈矮灌状间分布;不受海潮侵及的海岸有星散分布的海岸丛林,组成种类的露兜树、黄槿等,常见灌木有苦槛兰、苦郎树、单叶蔓荆等;沿海还分布有人工营造的木麻黄林防护林。草本植物广布于沙质海滩上,有卤地菊、虎尾草等。

5、栽培植被

在土壤贫瘠、干燥的山地,现有森林植被多为栽培的马尾松林。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人工营造的杉木林,福建柏林,长势良好。薪炭用材树种如相思树、桉树、木麻黄等,分布较为普遍。油茶、油桐、竹林以及果树等经济林,小块状分布于丘陵、台地及平原。

(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地带内相对稳定的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但因森林开发利用时间较长,原始林已少见,出现了许多天然次生以及人工营造的各种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

1、常绿阔叶林

2、常绿针叶林

主要有马尾松林、杉木林和黄山松林,局部地区有小片柳杉林、福建柏林和油杉林。马尾松林分布最广,上限一般在海拔1000米左右,1000米以上则为黄山松林所替代。马尾松林林木稀疏,生长高大,林中常混生长甜槠、木荷、枫香、细柄蕈树等。灌木层常见有继木、石斑木、黄瑞木、映山红、乌饭树、盐肤木、柃木等。在岩石裸露山地或海拔较高的山脊,下草常由白茅、芒、野古草等组成,或以芒萁等组成,或以芒萁占优势。其次是杉木林,分布范围较广,除少量混生于天然林外,几乎为人工营造。建阳、邵武、沙县等12县(市、区)是杉木中心产区,生长良好,结构简单,林相整齐。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多为继木、盐肤木、吊钟花、山莓、桂竹、蕨、皱叶狗尾草等。杉木常与阔叶树、马尾松或毛竹混交,乔木层优势树种不甚明显。柳杉林在闽东北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呈星散或小块状分布,林中有时混生一些阔叶树种或丛生竹。福建柏林分布于闽中、闽东地区海拔300~9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地,常与其它树种混生,居乔木亚层,纯林极少。油杉林在闽西地区的低平地带或村庄附近常见,多杂生于其它阔叶树林沿,偶有小片纯林。

3.竹林

主要是毛竹、其次有刚竹、篓竹、篱竹、黄竹、茶秆竹、苦竹。紫竹等。竹林大部分处于半自然状态,部分为人工经营。毛竹分布范围广,海拔千米的高山尚可见生长良好。竹林群落结构简单,一般由单一竹种组成,变有混生其它乔木树种,杉竹混交林在闽北地区较常见。林下灌木层不明显,可能与挖笋等人为活动有关。

4、灌木林

分布颇广,但面积不大,多由常绿阔叶林屡受破坏后逆行演替而成。常绿灌木林多见于山地丘陵地氏,组成种类有青刚栎、岭南石砾、卡氏乌饭树、老鼠刺、黄瑞木、冬青、虎皮楠、乌药、毛叶石楠、桃叶石楠。杨梅等。北部地区高海拔山地有落叶灌木林,以包树或水亚木占优势。村庄附近荒坡的次生夏绿灌丛亦有白栎占优势的。群落内还常混生马尾松以及一些落叶树种如枫香、豆梨、黄檀、楤木等。

5、栽培植被

主要有油茶、油桐、板栗、锥栗、乌桕、茶及果树等,呈小片或星散分布。

[编辑本段]著名景点

武夷山

武夷山游览胜地,一般是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公里的小武夷山,它方圆百余里,自成一处胜地,向称福建第一名山。武夷山风景区以丹霞地貌为特色,有“三三、六六”之胜。三三是指迂回曲折的九曲溪两岸的36作山峰。碧山丹水,一曲一个景,曲曲景相异。

游武夷山即可乘竹筏沿九曲溪观光,又可徒步登山探胜,二者也可在溪流中相互结合。在登山探胜中也可去天心岩一带探奇。放筏九曲,是游武夷山最独特之处,它起于星村,止于崇阳溪入口处的武夷宫,全长7。5公里。

▲一曲

就在九曲溪的最下游,景色畅达豁然,附近有大王山、幔亭峰、狮子峰和观音岩。大王峰雄据溪北,雄伟壮观,为武夷36峰之首。山峰顶大腰小,四周悬崖如削,唯有从峰南的一条裂缝中攀援木梯才能到达。登顶四望,武夷36峰皆朝拱此峰,俨然“王者之尊”,难怪古人云“不登大王峰,有负武夷游”。

▲二曲

是一段幽深险峭的峡谷,武夷36峰最迷人的玉女峰就在二曲西侧,与大王峰隔溪相对。玉女峰南边有武夷胜景“一线天”,他在灵岩伏义洞深处。

▲三曲

南岸的小藏峰有闻名于世的“架壑船棺”。据考证,船棺大约出自距今3400多年前的青铜时代,它是古越族人的一种葬俗。架于千仞绝壁上,至今仍未知是如何架上的。

▲四曲

胜景是隔溪对峙的两座巍巍巨岩,东为大藏峰,西为西钓台。巨岩、幽洞、深潭是大藏峰的三绝。西钓台临溪而立,形如一仙翁在溪边垂钓。

▲五曲

是九曲中最开阔的地方,这里有林木郁葱的平林洲,洲上有隐屏峰、接笋峰、玉华峰等名峰。隐屏峰下有著名的紫阳书院,是南宋朱熹讲学之处。玉华峰和隐屏峰对峙而立,风姿独秀。在隐屏峰之西有断续三截的接笋峰,峰下有“铁象石”,这里是进入茶洞、攀登接笋峰的门户,在峰顶可看到日天游峰瀑布。在五曲和六曲间有“云窝”,每当黄昏,云雾漂泊。

▲六曲

是九曲中最短的一段,但景色又为最胜,被称为“武夷山第一胜地”的天游峰即在此。天游峰高出群峰,巍然耸立,峰顶常有云雾弥漫,登峰顶,犹如天游,故名。在峰顶,纵目四望,溪、山全势一览无余,也是观云海、看日出的好地方。六曲北岸苍屏峰下有水流迅急的“松鼠涧”。沿溪上行500米即可到桃源洞。

▲七曲

其北岸有武夷山风景区最高峰—三仰峰,海拔754米。

▲八曲

水天空阔,碧水中怪石林立,有上水狮石、下水龟石等石景。

▲九曲

尽头是星村,放眼平望,豁然开朗。

游武夷山除去九曲溪之外,还可去山北的天心岩景区一游。天心岩在武夷山东北,山北的著名名胜古迹如流香涧、玉柱峰、鹰嘴岩等都在其周围。天心岩景区景色绚丽,其中尤以流香涧为最佳。涧间丹崖壁立,青藤垂幔,花木幽香。水帘洞位于天心岩北边。是武夷山最大的一处岩洞,洞内宽敞明亮,可容千人,有“山中最胜”之称。天心岩是武夷山茶主产区,驰名中外的“大红袍”就产于此,有武夷山无不到此一游。

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面积1.78平方公里,2万多人,为厦门市辖区。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主要观光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和天 然海滨浴场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鼓浪屿各种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

湄洲岛

湄洲岛位于湄洲湾湾口的北半部,现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这是一个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的小岛。全岛林木蓊郁,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沙滩连绵,风景秀丽。环岛优质沙滩长达20多公里,可建海滨浴场;还有6千余亩防风林带,是理想的度假胜地。岛域盛产石斑鱼,乃鱼中之珍品,远销港澳。

湄洲湾东南临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因处海陆之际,形如眉宇,故称湄洲。岛上妈祖闻名海内外。妈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987年),因她出生至满月从不啼哭,父亲给她取名曰“默”。她自幼出聪明,8岁能诵经,10岁能释文,13岁学道,16岁踩浪渡海,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二十八岁时,辞别家人,在湄洲岛湄屿峰归化升天。为了纪念她,当年人们就在湄洲峰“升天古迹”旁立庙奉祀,尊她为海神灵女、龙女、神女等。宋徽宗时封妈祖为“顺济夫人”,这是朝廷对妈祖的首次褒封。以后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

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这里的妈祖庙尊称为“天后宫湄洲祖庙”。此庙创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后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主持特御祭,扩建庙宇。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目前,妈祖庙已修葺一新,雕新画栋,金碧辉煌,成为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遍布我国台港澳地区及大陆各海口码头、内河岸埠,还分布到东南亚和日本、朝鲜、印度、美国、法国、丹麦、巴西、阿根廷等世界17个国家,必乎是有华人处就有妈祖信仰。在台湾就有大大小小的妈祖庙5000多座,妈祖信徒有1400多万。还有以之妈祖庙5000多座,妈祖信徒有1400多万。还有以之为地名的,如天津的天妃闸、福建的马(妈)祖岛、台湾澎湖马公(妈宫)、澳门原名妈阁等。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庙宇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

湄洲祖庙庙后岩石上,有“升天古迹”、“观澜”等石刻。站在石上,顾盼茫茫大海,白鸥掠波,舟揖穿梭;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衔,海天相接。庙前岩岸海床有大片辉绿岩,受风涛冲蚀,形成天然凹槽,潮汐吞吐之声,由远而近,初似管弦细响,继如钟鼓齐鸣,再若龙吟虎啸,终则象巨雷震天,骤雨泻地。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因而驰名。

湄洲岛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后,香港力宝集团负责用20年时间投资19亿美元对该岛进行成片开发,力争把该岛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一流的朝圣度假圣地。

2007年4月,湄洲岛国际大酒店,于第八届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期间开工建设,其为省级重点在建项目,总投资额为8000多万元。预计将在200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该酒店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湄洲岛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为游客特别是台湾妈祖信众谒祖进香提供优美、温馨的居住环境。

2008年以来,湄洲岛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海景人酒店已完成9幢别墅楼建设并解决容积率问题,完成主楼方案报批;宫下(文甲)陆岛交通码头已完成文甲码头施工,以及宫下码头的基床抛石和沉箱、护底垫、联系梁的预制,建成后可靠泊3000吨级客轮,满足对台直航的需要;恒温海水游泳涫已完成主体钢结构安装,正在进行屋顶网架安装;跨海通道即将完成国家交通部立项;湄洲岛国际生态论坛会址已划定项日蓝线图,签订投资额为3亿多元的办议;湄洲岛国际海岛生态植物示范园已实施首期绿化1一程约100亩,完成投资380万元;红树林重建工程将利用国债资金扩建400亩,已于08年完成种植任务:同时识极开展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工作,重点实施北部区耶境综合整冶、旅游厕所改造、公共标识系统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度假区形象和竞争力,努力在海西先行中显示作为。

清源山

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闽海蓬莱"意境区内的羽仙岩下。1988年月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车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为教主,奉承《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指能弹物,目光炯炯,独具超尘脱俗、仙风道骨神韵。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炳焕生光,充满魅力,堪称宋代石雕艺术瑰宝。

老君岩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规模宏大,蔚为半观,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道观明代已废,但老君造像经风历雨何存至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众多学者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现在老君岩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热点。法国学者黛安娜·李作为我国文化部外文局专家,随外籍专家组来泉州考察时,在老君岩题留:"这已是我第二次参观老君岩,但我仍和上次一样激动,因为这位老人和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国著名规划专家任震英题赞老君岩造像为:"老子天下第一"。

冠豸山

连城冠豸山<豸,在此读zhài>,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刚正廉明之意,旧称“东田山”、“莲峰山”。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郊 1公里。山体于县戚之东1.5公里处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万圆123平方公里。以其天生丽质于1986年荣膺“福建十佳风景区”,1994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幽深,与武夷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有中开一谷的苍玉峡,惊而不险的丹梯云栈,放眼万里的一线天,冷风袭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莲花洞。身姿绰约的姐妹岩,撩人遐思的玉女池等。目前可游览的景观有四十余处,摩崖石刻三十九处,另有规模壮观的亭、阁、寺庙、书院、山房等十余处。

冠豸山景区面积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个游览区组成。

冠豸山开发始于宋元佑年间,在石门湖筑亭建阁,植以松竹,成为吟诗斗酒之地。山中风景秀丽,独树一帜。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现存于东山草堂内;还有乾隆年间的名士纪晓岚,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真迹。

近年来,冠豸山风景区的建设有很大发展,重修了游山道路,植树种花十余万株,修建了长寿亭、凝碧山房和旅游场所,凿通了最佳游程“先水后山”的后区道路,改善了旅游服务设施,每年可接待游客近十万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从正面登山的话,登上百余米缓坡后,可以看到有一株枝干虬劲的百年老松挺立岗山,那就是冠豸山上最著名的一株迎客松。其实冠豸山在古代苍松遍布,但受清末战乱、“大跃进”毁林炼钢及“文革”时期乱伐林木的摧残,冠豸山几乎成为秃山,仅剩这颗老松因为长在峭壁之上砍不到而得以幸存。它虬劲的枝干和挺拔的姿态给人以愉悦的美感。在迎客松南面数米有一座六柱凉亭,游人可在那里静赏迎客松的风姿。

青云山

国家级AAAAA重点景区

位于距福建省永泰县城10多公里的岭路乡,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云而得名。景区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海拔1130米。山高林茂,云雾飘渺,岩奇洞怪泉碧。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珍稀植物——桫椤和羚羊、猕猴等。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天石廊、火烟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场、天池和状元洞、红军洞等。 还有著名的温泉之乡等。目前开发了众多新的旅游项目,如蹦极、攀岩、漂流等。

云天石廊在青云峰近山顶处,又称“登天廊”,因软硬岩层受风化的差异,形成一层层长条形通道。石廊共4层,累计长度约300多米,人行其中,惊而不险。

藤山周围几个山头,坡度平坦,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号称“万亩草场”,是理想的避暑游览胜地。藤山顶部有一口古火山爆发形成的天池,呈弯椭圆形,周长约400米,面积12亩左右,丰水时平均水深1.5米。池内碧波荡漾,池旁绿草如茵,周围还有不少火山喷出物如火山弹等。在乌后村附近的乌后天池面积约6亩,也是古火山口积水成池。

火烟瀑布即青龙瀑布,落差80多米,水流跌落的悬崖岩壁经淘蚀呈半圆凹槽,上小下大,如倒漏斗形。瀑布分三迭,上部水流顺峭壁滑落;中间部分越过悬崖飞泻而下,形成水帘,水珠四散,水雾弥漫;下部有一岩坎,瀑流打在上面,再沿崖壁分流滑落,最后汇入底部的青龙潭。此外,还有凤尾瀑布、珠帘瀑布、石龙瀑布和新月瀑布等,其中的石龙瀑布,水流从半山坡近乎直立的崖壁上跌落,总落差达150米左右。除青龙潭外,景区内还有龙潭、鲤鱼潭、长生潭和济生潭等。

红军洞是一个经过人工改造的天然岩洞,是当年闽中游击队活动场所之一。洞呈半圆形,高约25米,宽24.5米,洞口有碎石砌成的围墙。洞深约30米,洞内由碎石砌成4层平台。

青云山--石廊峡谷景区:主要景观有凌空绝壁、风化石廊,号称“云天石廊”。远可观,近可行,长廊1000多米。还有飞瀑三潭、妙笔生花、镇山大钟、天门洞、灵芝岩、状元靴、金鸡相斗、音乐广场、仙君殿等景观,主峰雄伟壮阔,有雾都云海之称。

青云山--白马峡谷景区:总面积为16平方公里。瀑布水大雾浓。如龙龟潭瀑布、王子瀑布、下洋瀑布等。而白马瀑布高130多米,水量是青龙瀑布的10倍,白马湖面积达2000平方米,澄明如镜、清澈见底;乌龙峡、无名峡、双溪峡、王子峡、回音峡、白马峡、天门峡、平谷峡等八大峡谷各具特色;石林岩像逼真,如梦笔生花、大刀峰、鲤鱼岩、王子峰、八戒岩、白马峰、巨螺石、五马峰、龟岩、龙龟山、石臂、仙桃石、王子浴等维妙维肖。猴子成群结对,刺桫椤连点成片,是其又一特色。

青云山--九天峡谷景区:水帘九叠,落差588米,壮观无比。景观独具特色,如相思岩、绵羊峰、神女峰、观音石、金猴抱桃、长城岩、三重门、悬棺、御印、御床、御帽、狮王峰、松鼠石、猿石、兔岩、维妙维肖,彩虹瀑、水帘宫、洞中潭极具特色。

青云山--桫椤峡谷景区:又名万藤谷,谷口悬崖突出,古松横生,一条溪流贯穿而出,水打怪石,千年成潭。狮王峰、虎王山、大象山、二片瓦、地王洞、情侣洞、飞龙树、鲤鱼上天、蛇松、神鹰、仙渠、观音瀑布、天台瀑布、天坛瀑布构成景点特色。

青云山-高盖山-名山室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大洋镇的“名山室”,是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殿名山室,悬崖覆盖,可容纳数百人,有东西两室,善男信女分东西入梦叩神。灵龟洞,有一长10米,高2米摩崖石窟图,是我国仅存“白莲菜”造像遗迹。“白莲菜”南宋盛行江南,“连社七祖”为宗门之祖,教义大多不抵荤酒,不杀物命,近于为善。有说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过。包括游观农务、牧女献糜、世尊诞生、太子纳妃、六年苦行、世尊成道、禅河大悟、习炼降魔、二商粥食、希会宝地、佛现金刚等组画。其中七佛图更是雕得栩栩如生。一幅生动的佛教史卷。祖师洞建有宋代飞檐翘角古建筑,明末贤人余潜士在傍书斋撰对联“草草花花世界,山山水水人情”耐人寻味。西侧凤立峰下玄帝殿、观音阁依洞而建。尤其观音阁上供奉的石象男士观音极为珍贵。有诗句曰“登高观世成真梦,山静闻声悟妙心”以及“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等反映湿婆神崇拜的摩崖石刻等。

白水洋

白水洋景区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而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白水洋经地质专家考察,确认为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由一块巨石铺展水底,面积达8万平方米,且与周围的山体相连,浑然天成,石面平滑如砥,无缝无苔;石上布水均匀,仅没脚踝,清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潋滟,色似白银,令人称奇。白水洋地质公园还拥有全球唯一的鸳鸯猕 自然保护区。白水洋地质公园园区总面积达77.34平方公里。

交通:到达福建的省会福州,到福州车站有很多从福州到屏南的长途汽车.

行程:三个半小时.自己驾车三小时.

2007年新增交通:宁德到屏南的二级公路开通,坐飞机到长乐机场也有很多直接送宁德的班车,再从宁德到屏南很快的.

关于屏南的宾馆:屏南的宾馆在这两年一下子多了起来但多是民宅改造的也有不是的,比如比较有名比较好的就是八一宾馆和天外天了,比较新服务设施比较正规比较全.

洞宫山风景区

洞宫山位于东经119`08“北纬27`07”,政和,周宁,屏南,建瓯四县交界处,海拔高度在770-1598米之间,最高峰香炉峰,年平均气温为14`C 洞宫山区物产丰富,盛产茶叶,香菇,魔芋,马铃薯,生姜,锥栗,天井洋的大雪梨曾进京参展,载誉而归。洞宫山的紫荆树不但因其娇羞怕痒招人喜爱,更因其花色艳丽,花期长达四个月而受世人青睐,近年来随着科技工作的进展,尤其香菇周年栽培,已引进台资开发,成为闽北食品保鲜出口基地。

洞宫山风光绮丽,风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且与周宁九龙际瀑布及屏南鸳鸯溪毗连,素有20山洞,26深潭,49个景点之称,是个未经雕琢,没有工业污染的自然风景区。主要景点有虹溪岩圈,麒麟岩,观音望南海,九层瀑布,苍龙饮水及近年建成的舞中桥,人工湖等。洞宫山下的大溪村近年发现了为数众多的一亿三千万年前侏罗纪的东方缘龙及难源组鱼化石,是研究福建地质的宝贵财富;坂头村的《六音字典》。杨源村的“四平戏”又是考证福建古文化的重要证据。历代的名人墨客如朱熹,李纲,赵迪等都曾在洞宫山留下足迹和墨宝,从而为洞宫山增添了异彩。革命战争时期,洞宫山一带又是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民与敌人浴血奋斗的地方,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因此又是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场所。

太姥山

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气势雄伟,奇岩怪石,千姿百态,景色独特,蔚为奇观。主峰海拔917.3米。登临绝顶,极目东海,水在天际流,峰从海中出,不愧以“山海大观”著称于世。它北望雁荡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势,雁荡、武夷地处通衢,声名远扬,而太姥僻居海隅,知之者鲜。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实在颇有见地。

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分为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桑园翠湖、福瑶列岛五大景区;还有冷城古堡、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拥有山峻。石奇、洞异、溪秀、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以及古刹、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

根据地质部门考察,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海洋上升,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向节理发育,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流水冲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十分兴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瑞云、灵峰、芭蕉、天王等寺规模最大。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枷宝塔和石池,可见当时之规模。玉湖庵为宋理学家朱熹草堂,璇玑洞为朱熹隐居之所,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太姥山下的秦屿镇,是福建明代沿海抗倭的英雄阵地之一。有“万古雄镇”之称。

1988年,太姥山以福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编辑本段]福建人口

求各种树木与植物(不包括花)的寓意

县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综述

农业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本县土地总面积为1821平方公里,折合面积为273.15万亩,据1982年统计平均每平方公里83人,是全省平均数284人的三分之一,低于全国平均数101人的20%,全县人平占有土地18亩(全省人均占有土地仅5.2亩),农业人平占有土地25亩,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一)土地类型

1、山地(海拔500—1000米以上):面积达727625亩,占土地面积的26.64%,主要分布在本县的东北和西北部地区,其中:①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区,面积达37267.5亩,占土地面积的1.37%,山峰有22座,超出1200米的山峰有万时山、锡平嶂、南山、帽子峰、天光脑,白马山等。这些山均山峦重迭,云遮蔽日,湿度较大,霜雪较长,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②海拔700—1000米的山地,面积达253032.5亩,占土地面积的9.26%,山峰起伏,山岭相连,坡度较大,山高水冷,日照短,是林业生产的要地。山窝、山埂、山谷亦有农田分布;③海拔50(0--700米的低山,面积达437325亩,占土地面积的16.01%,及是群山峻岭,脉脉相连,高中有矮,坡度较缓,光、温条件较好,梯田、排田、坑田零星分布,作物以种植单季水稻为主,是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2、丘陵(海拔500米以下):面积有2003875亩,占土地面积的73.36%,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中南部地区。其中:①海拔30(0-500米的高丘,面积达777650亩,占土地面积的28.47%,主要分布在本县中北部的城口、长江、扶溪河的流域宽谷地区,山峰较矮,坑田、洞田较多,是农、林、牧生产基地;②海拔100--300米的中丘,面积达10622,00亩,占土地面积的38.89%,主要分布在本县的中南部,是以董塘盆地为主,俗称是“平原”和“洞田”的地区;③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面积达164025亩,占土地面积6%,分布在锦江河下游和董塘河两岸地带。上述丘陵地是本县人民生产、生活、致富的要地,是生产潜力最大的土地资源。

(二)土地利用现状

1982年全县土地利用状况,可分为:①耕地15103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3%;②林地2130000亩,(即指山地)占77.8%;③荒山荒地182807亩,占6.7%;④水域用地64227亩(包括河流、山塘水库、鱼塘)占2.35%;⑤交通用地6928.9亩,占0.26%;⑥工矿用地13600亩,占0.50%;⑦城镇用地4081.1亩,占0.15%;⑧园林用地4220亩,占0.16%;⑨旅游用地18659亩,占0.68%;⑩其它用地155190亩,占5.65%,上述荒山荒地和其它用地是本县不可忽视而又可充分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现将大宗用地分述如下:

1、耕地面积:全县耕地总面积151031亩,农业人均耕地1.38亩,劳平耕地4.29亩,其中水田139700亩(包括中造17500亩),旱坝地11300亩。由于地理位置及时用情况的不同,水田一般可分梯、排田、山坑田、坑龙田、洞田等类型,且在耕作制度上,北部山区的梯、排田、山坑田多为种植中造水稻为主的一熟制,中北部和中南部丘陵盆地、洞田区是种植双季稻的二熟制。全县冬季作物近年很少种植,基本上是以休闲为主,如何充分利用水热资源种好冬季这一造,对仁化县农业增产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林地面积:全县有山地面积213万亩,在这山地面积中,林业用地达196万亩,(农业人平17.9亩),其中有林地144万亩(农业人平13.15亩,全省人平1.5亩)。在林业用地中,又可分用材林12.5万亩,经济林2.09万亩,毛竹林17.2万亩,疏林地19.8万亩,灌木林1.1万亩,未成林1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1%(全省29.4%)从调查结果看,本县林地土体较深厚,水湿条件较好,具备林地天然生长的良好环境条件。

3、水域面积:全县河流面积有54195亩,山塘水库面积7067亩,鱼塘面积2966亩,合计水域面积64227亩,占土地面积的2.35%。河流是以锦江面积最大,且要在县城以下才可通航。山塘以蓄水灌田为主,水库则灌田、发电兼用,一般养鱼甚少,效益甚微。塘鱼建设标准不高,管理水平又低,平均亩产鲜鱼只有156.5公斤,如何充分利用山塘水库养鱼和提高塘鱼产量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4、荒山荒地:本县荒山荒地有182807亩(农业人平1.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7%,这些荒山荒地大都水湿条件较好,土体较深,草类生长繁茂,宜林、宜牧,宜农、宜果,特别南部丘陵盆地可恳荒坡地竟达10363亩,其中千亩以上的有三块,五百亩以上的有二块,极适宜于种茶种果种经济作物,有待认真研究开发。

(三)土壤类型

组成各种土地类型的土壤分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两大类。

1、自然土壤

自然土壤主要有红壤和黄壤。总面积2027519.9亩,成土母质是由花岗岩、砂页岩等岩石发育而成,是构成本县山地、丘陵土壤的主要土壤类型。红壤主要为南亚热带性土壤,为仁化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面积达1781770亩,占自然土的87.88%。表土呈暗灰色或灰棕色,心土红色。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黄壤主要分布在仁化县的东部、东北部边缘地带以及西部和西北部海拔700米以上的土地,面积245749亩,占自然土的12.12%,黄壤表土呈灰色或褐色,心土淡**和**。红壤土和黄壤土有机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2.5%(三级)以上的占80.02%,各种养分含量均达中上水平,土体较深,水湿条件较好,以壤土和砂壤土为主,植被履盖良好,宜于林木生长和植被繁衍。

2、耕作土壤

耕作土壤是经人们垦用和长期改良形成的土壤,分水稻土和旱地土两类。水稻土是仁化县最重要的土壤资源,面积达135267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9.58%,成土母质是坡积物、洪积物和宽谷冲积物。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的缓坡、坑谷以及溪河两岸的宽谷、洞田盆地。仁化的水稻土,耕作层深厚,肥力较高,以沙泥田、泥肉田、积水田为多。旱耕地面积15726.8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4%,主要分布在低丘陵坡地和溪河两岸,成土母质属坡积物和冲积物。旱耕地多数耕层较浅薄,质地较硬实,易受干湿变化影响,表土灰白色或灰**,旱地土壤多为沙质土、潮沙土,有机质分解快,冲刷较重,肥力较低主要种植花生、豆类、蕃薯、木薯等旱生作物。

二、水资源

本县水资源丰富。地表迳流均由降雨产生,属雨水补给型。全县迳流深自南北分布在800—1000mm之间,多年平均迳流深度为909mm,迳流量达45.1M3/秒,年迳流系数0.56,丰水年(P=10)迳流量24.83亿立方米,枯水年(P=50%)迳流量9.43亿立方米。丰、枯年迳流量差达2.6倍,多年平均迳流总量为16.55亿立方米(包括浅层地下水),按全县人口平均拥有水量是11300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量8400立方米,多2900立方米,超出世界人均水量11000立方米的水平。按全县耕地平均每亩占有水量10849立方米,此外,上游省外有292平方公里集雨面积,估算年产水量308亿立方米流人仁化县,极有利于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小水电事业的发展。

县内北部以高山谷地为主,溪河多,落差大。林木茂密,植被覆盖好,土层深厚,含蓄水资源潜力大,加上陆地蒸发变幅不大,偏北少数山区600mm。一般600—800mm,大部分地区700mm。本县主河道锦江纵贯本县腹部,全境集雨面积达1874平方公里,另有董塘河、塘村河、城口河和扶溪河各流域面积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此外,百顺水在仁化县闻韶区南侧截过,直接汇人浈水,增添了仁化县水资源的利用。全县合计有大小河流113条,全长1175公里。

其中:锦江河发源于北部的天华山,流经高洞、木溪形成长江河,然后与城口河汇集称为锦江,流域面积为1913平方公里;河流全长108公里、坡降0.0017、总落差1061米,主河流及支流多在险滩峡谷通过,水流湍急,为农田灌溉提供了筑坡、垒圳条件,又极利于发展小水电事业,是仁化县宝贵的天然财富。且在县城以下的锦江河仍可简便通航,发展水上运输事业。

全县仍有不少山谷溪涧,流水潺潺,落差又大,对发展小水电十分有利,对启用木石陂灌溉农田提供了方便。每年4—6月虽是暴雨季节,但受洪涝年份不多,淹浸农田面积不大,损失很小。

董塘河发源于观音座莲北面,流经澌溪庙、江头村、新莲乡,于车湾石下村处汇人锦江。流域面积296.7于方公里,河长35.6公里,坡降0.00396,总落差765米。加上石塘水在江头村汇入该河后,水量逐渐增大,下游坡降减少。整个河诞坡圳纵横,是石塘、董塘区灌溉的主要枢纽。

全县水能蕴藏量达12.11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有82780千瓦。1982年全县已开发利用18970千瓦,占可供利用的22.9%,仍有6.381万千瓦水能可供开发利用。对今后全县小水电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对发展工农业用电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县水电局统计分析,1982年全县城镇人口用水达297.3万立方米(每人年用水77立方米,以38608人计);农村人畜生活用水1446.4万立方米(人畜年用水平均77立方米,农村人口以109538人,猪64812头,牛13665头,合计大牲畜78477头);工业用水为112.3万立方米(按每万元产值用水331亿立方米计算,1982年工业总产值3391万元);农业用水为1.13亿立方米(灌溉定额每亩为961立方米计,耕地面积11.37万亩,鱼塘2996亩)。合计全县年用水量为1.31亿立方米,占全县拥有地表迳流总量的7.9%,还有92.1%水量仍未充分利用。说明本县工农业用水还有相当大的潜力。

本县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能源蕴藏量大,有利小水电事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加速本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三、气候资源

(一)热量

据气象局按累计年值统计,全县累计年平均气温19.6℃,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达40℃,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为-5.4℃,最热天气七月平均气温28.4℃,全年无霜期达297天,有霜期68天,总积温为7197.8℃,平均气温≥10℃的日数达278天,积温为6820.9℃,与两造水稻生长需245天,气温≥10℃积温需5000—6000℃的要求相比较,本县丘陵、宽谷、垌田区双季稻生长的时间是适宜的,热量是能满足要求的,且具备四季宜种的热量条件。

但从本县早稻稳定通过12℃的80%保证率安全播种期始日是3月26日,晚稻≥23℃安全齐穗期是9月18日,双季稻安全生长期(齐穗)后再加35天为219天,大于12%的活动积温只有5221.4℃分析,本县双季稻宜于早中熟品种为主,单季稻以中迟熟品种为宜,且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适应提早播种季节,才能获得生产季节的主动权。特别北部高山区,气温与本县城相比偏低2.4℃—5.1℃,在双季稻安全生长的日数里,积温相对减少525℃—1116.9℃,俗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称,满足不了双季稻对热量的要求,宜于充分利用七、八、九月的光温条件,种植单季水稻为主,兼种短期作物,增加经济收益。

(二)光能

本县累计年平均日照数为1723。5小时,最多的是1963年达2118小时,最少的1981年为1504小时。一年之内2—3月最小,日照时数只有72.1小时和69.8小时,最多的是7月达到235.2小时,历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9%,最高为8月57%,最低为3月只有19%,太阳幅射总量年均值为107.05千卡/cm2,最高为7月达13.80千卡/cm2,最低为2月,只有5.11千卡/cm2,生理幅射量为53.53千卡/cm2。

从上述数据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太阳幅射量的年际变化中可以看出,最高为7—8月,最低为2—3月,这与农作物生长正相关。据有关部门计算,目前高产单位的光能有效幅射利用率,早造为2.94%,晚造为3.92%,两造合计亩产达1176.5公斤。而仁化县1982年早造亩产289公斤,光能利用率只有0.83%;中晚造亩产280公斤,光能利用率只有0.57%,全年合计亩产531.5公斤,光能利用率只有0.77%,其中扶溪农科站年亩产达1096.85公斤,光能利用率达到1.59%,该站于1979年的高产试验田年亩产达1296.45公斤,光能利用率达1.97%。由此可见,从仁化县光能资源的角度出发,只要光能利用率从0.77%提高到1.97%,稻谷年亩产量就可以增加1.43倍。这充分说明仁化县光能资源利用的潜力还有很大的优势。

(三)雨量

本县累年平均降雨量为1648.3mm,最低的为1967年,降雨量只有1192.1mm,累年降雨日210天,由于季风和山脉的影响,降雨在地区分布上,北边多,超出1600mm以上;西南少,只有1500mm左右。两者相差达l00mm。在年内分配上,冬春少,夏秋多。4—9月占年降雨量的70%(其中4—6月占年降雨量50%);10月一次年3月占年降雨量的30%;5—6月降雨量集中,占年降雨量的36%。且地形分布趋势与雨量分布呼应,全年降雨量大于蒸发时16.2%,年平均相对湿度达81%。从农作物需水要求说来,据试验双季稻早稻本田期需水560—650mm,晚造本田期约需水650—780mm,两造水稻合计需水1210—1430mm。这样,本县降雨量,能满足农作物生产对水分的要求。只是地区之间降雨分布不均匀,而在局部地方就有旱情出现。其次冬季少雨也影响晚稻后期成熟和冬种作物的需水要求。

综观仁化县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只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种优势,就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物—水稻的高产栽培,获取高额产量,更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促进商品生产的大发展,经济效益大提高。

(四)气象灾害

1、低温阴雨

每年2—3月份,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冷暖气团交替出现或岭南静止峰的形成,仁化常出现低温或低温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春播春种,对早稻和春种作物威胁很大,常造成烂种、烂秧、烂苗。据气象部门统计,1962年至1983年22年中,出现低温或低温阴雨天气共达42次,一般持续时间5至10天,甚至20天左右。1970年出现强低温阴雨,持续时间达28天。春分以后,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12℃的为倒春寒,这在22年中出现9次,尤以1976年从3月18日晚起到4月6日结束,持续时间共19天,日平均气温低于4.7℃,造成建国后烂秧死种最严重的一年,损失谷种20357担。

2、洪涝

仁化多雨季节为4—9月,洪涝灾害多发生于5—6月和8—9月。5—6月发生的洪涝俗你“龙舟水”,此时正值早稻抽穗扬花,危害最大。据1962年—1983年22年资料统计,每年发生于5—6月间的“龙舟水”达24次,平均持续时间五至七天,总降雨量244mm。最严重的是1962年,持续时间18天,总雨量为310.4mm,这样的多雨和暴雨天气带来山洪暴发,沿河两岸低处农田被浸,严重影响早造水稻抽穗扬花结实。

1993年5月,1—2日全县普降暴雨,水文站记录雨量两天共174mm,据统计受损作物14400亩,其中水稻12000亩,蚕桑田600亩,花生1600亩,鱼塘(过水或缺堤)面积905亩,房屋倒塌34间,水利工程设施损毁多处。全县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1994年6月3日至17日全县范围连续降雨,水文站记录雨量为374.9mm,其中16日24小时雨量117.7mm,17日形成洪涝灾害;45条村5984人被困,受淹浸房屋739间,倒塌410间,损坏433间;农田受损40851亩,其中受淹面积36690亩,毁坏4160亩;水稻失收2317亩;损坏其它作物15471亩,其中花生6230亩,蚕桑田561亩,蔬菜6560亩。据全县各行各业统计,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之巨。

3、干旱

因降雨时空差异悬殊,时有干旱发生,常见且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为春旱和秋旱。春旱发生于2--5月份,此时正值春播春种,影响播植季节。秋旱多发生在8—10月,正值晚稻生长的中、后期,对水稻影响较大。

秋旱在1962年一1983年22年中出现过四次,连续无雨高温,最严重的是1981年,无雨期达21天。一个月内仅降雨30.1mm,造成易旱田、望天田共5万多亩受到干早威胁。

1989年6月,仁化水文站当月记录雨量82.50mm,比常年少三分之二,7月份降雨58.8mm,8月中旬发生旱情,逐渐扩大,延续至9月底。本次受旱农田最多时为21568亩,受旱减收二成的有3225亩,收成一牛的有635亩。抗旱出动20000多人次,机具125台。

1990年8月3日降雨(29.8mm)以后,36天高温,晴天无雨,仁化发生旱患,受旱影响农田最多时42272亩,全县抗旱出动27000多人次,机关干部下乡抗旱500多人,投入抗旱的机械设备269台,并进行了人工催雨作业。本次旱情造成中造水稻失收面积达4832亩。

4、寒露风以及霜冻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因北方冷空气南下,常出现连续日均温低于22摄氏度,温度低,风速大的天气,因此时正是农历寒露节气前后,俗称“寒露风”。恰恰此时又是晚稻抽穗扬花阶段,对授粉和结实影响很大。从1962年一1983年二十二年的资料统计中,寒露风最早出现的日期是9月14日。1976年寒露风持续时间长达14天,晚造损失稻谷共约132740担,平均每亩减产49.5公斤。县内初霜日,西北部和东北部始见于11月中下旬,中南部始于12月8日,有霜日1至18天,终霜日中南部在2月5日,霜期最长的是1972年霜期日数达111天,1975年12月12日至14日下雪,雪日3天,县城雪厚达33.3mm。22年中有18年出现下雪,下雪次数为25次,雪日48天,霜冻下雪造成整个地面天寒地冻,不利冬作物生长。

四、生物资源

据初步调查,全县树木种类达79个科,186个属,476个种。在植物种类中,除中亚热带的植物种类外,还有盛产热带的植物,如木棉树、木瓜、铁榄、苏铁、蒲桃、台湾相思、含笑、白兰、柠檬、银桦、木麻黄等。除大面积的松、杂、杉三大优势树种外,还有34种珍贵树种,如铁坚杉、花榈木、秀丽锥、青罔、香樟、麻楝、红豆杉等。特别篦子三尖杉、三尖杉、喜树是治癌药用树种,木莲、粉叶白兰、金叶白兰、香花楠、红豆树、相思豆树、园柏、龙柏等是观赏树种。颇有盛名的仁化兰花(春兰、夏兰、科兰、冬兰、金边兰、吊兰、密兰)、杜鹃花等是野生观赏花种。另外引进优良树种有23个科、30个属、46种,主要有湿地松、桉树、银桦、重阳木、羊紫荆、麻楝、木麻黄、白玉兰等10多种风景树种。此外,还有名贵稀有食用真菌一长裙竹荪和野生药用植物,银杏、半枫荷、勾藤、白果、金银花、黄枝子、广东杜鹃、两面针等中草药材。以及矮灌木、桃金娘、芒萁、地衣植物等等。

在农作物类中,大宗的有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粮食作物中,水稻品种可分早造品种和晚造品种,其中又有早、中迟熟品种,曾经种植的就达近百个品种。其次有木薯、甘薯、马铃薯、高梁等。油料作物中主要有花生、黄豆、油菜。豆类作物还有绿豆、红豆、眉豆等。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蔬菜等。绿肥作物有红花子,苕子、木豆、山毛豆、田青等。水果品种中有野生杨梅、酸梅、猕猴桃、山楂、棠梨等,人工栽培的有柑、桔、橙、柚、黄皮、枇杷、桃、李、沙梨、无花果、林蕉等。此外还发现有普通型野生黄豆,这对品种资源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近年来,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晚造水稻生产避过寒露风,夺取两造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动物资源方面,人工饲养的有猪、牛、羊、鸡、鸭、鹅、狗、兔、猫;白鸽等。野生动物有山猪、水鹿、黄猄、华南虎、石羊、牙獐、狐狸、穿山甲、蛇类、蛙类、龟类等。飞禽中有鹌鹑、鹧鸪、雉鸡、白骞、班鸩、了哥、麻雀、燕子、喜鹊等。70年代,丹霞山林场曾饲养数年梅花鹿成功。

在水生动物中,人工饲养的鱼类有鲩鱼、鳙鱼、鲮、鲤、鲫、吴郭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福寿鱼、泰国野鲮、革胡子鲶鱼等。野生鱼种有生鱼、塘虱鱼、泥鳅、鳝鱼、鲫鱼、甲鱼。还有虾类、金钱龟、螺、蚬、蚌等,营养价值都很高,销路很广。

本县还有重要的土特产品,有土纸、毛竹、冬笋、冬菇、木耳、松香、山苍子和白毛茶,都是很好的出口物资,长江土纸(玉扣纸)曾远销东南亚各地。

五、农业区划

一、概况

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是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第一项。它是全面利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和领导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作。仁化县属全省第四批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县份。在省、市区划办的统一布署下,于1984年4月成立“仁化县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农业区划办公室”主持农业区划的日常工作,并组织各专业局的力量,对全县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按照“专业归口,任务到局”的原则,由农业局、林业局、水电局、畜牧水产局、气象局、农机局、乡镇企业局、环保办等单位组成专业区划小组,以领导、科技人员、群众三结合的办法,实行分工负责、协同作战,推动了整个农业区划工作的进程。通过历时一年多时间的深入调查研究,全面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基本摸清了全县农业自然资源,找出了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方向和关键性措施,合理划分了农业区,拟写出初稿,广泛征求领导、科技人员意见,进行反复的修改、补充、编写出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和各部门的专业区划报告。于1985年7月,经韶关市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检查评审,颁发了“验收合格”证书。

二、农业区划成果

仁化县农业区划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在区划成果中,包括综合农业区划和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乡镇企业、农机、果树、茶叶、水利、河流、环境和农业气象等13个部门区划和专题区划,此外,还编写出土壤普查报告、草场资源调查报告、森林树种资源调查等。

通过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基本摸清了全县农业自然资源家底,加深了对各地农业资源特点的了解和县情、镇情、乡情的认识,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分区指导农业生产,制定发展规划以及进行农业区域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宏观决策发挥着指导作用。

三、农业分区

为揭示仁化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根据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的相似性,农业发展方向及建设途径的一致性,以及乡镇一级行政界线的完整性,1985年编写的《仁化县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县划分为4个综合农业区。

(一)南部丘陵盆地粮、油、渔、经作区

本区位于仁化南部,包括石塘区全部(6个乡),董塘区全部(17个乡),丹霞区全部(8个乡),仁化镇全部(1个乡)。还有大岭农场、麻塘农场、凡口矿家属农场、红工三矿的和平大队、八一大队、大岭冶炼厂家属农场(按当时行政区划,下同)。总面积为807195.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9.55%。区内地势较平坦,耕地多、土壤较肥沃,气候宜农,适种作物广,水利条件好,机耕程度较高,畜牧水产基础较好,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该区农业应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势,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加速调整作物布局,继续提高粮食单产,积极发展花生、甘蔗、蚕桑、茶叶、果树等经济作物和渔牧菜商品性生产,加速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商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商品经济。

(二)中部谷地粮、林区

本区位于中部的宽谷地区,地势在海拔140—200米之间,最高山地不超过海拔500米。全区包括城口区的城群乡、上寨乡、恩村乡、东光乡、厚塘乡,扶溪区的水口乡、厚塘乡、斜周乡、紫岭乡、扶中乡、古下乡,长江区的锦江乡、沙坪乡、联河乡、木溪乡、河田乡、里洲乡。合计共17个乡,土地面积672397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4.62%。宽谷洞田多,土质沙性大,保水保肥力差,生产结构单一,增产潜力大,宣林面积大,森林资源少,电力资源充足。

根据本区农业生产优势、特点和存在问题,要经营好现有耕地,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开发荒山丘坡,加速造林种果,促进农、牧、林持续发展,建立起一个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粮油、肉、果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三)东部山地林、粮、竹区

本区位于本县东部边缘地带,包括闻韶区的全部(5个乡),扶溪区的左龙乡、蛇离乡、长坑乡、长江区的油洞乡、学堂坳乡、陵溪乡、冷饭坑乡、芭蕉垅乡、高洞乡、石印乡、陈欧乡、浒松乡和长江采育场,城口区的东罗乡、东坑乡。农业人口17792人,占全县人口的16.79%,总土地面积684913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5.08%。耕地面积23827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84%。山地较多,有林面积大,林木资源丰富,山高水冷,山坑田多,光照不足,土质浅、沙、瘦,林产品种类多,具有一定的水力资源。

本区要充分利用山地资源,积极发展林业生产,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开扩竹木产品加工业,革新加工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努力发展林区牧业,发展土特产生产,加速小水电建设,搞活山区经济。

(四)西部山地林、茶、果区

本区位于西部边缘地带及部分中部地区,包括红山区全部(7个乡),河口林场全部(一个乡),红城采育场、小楣水采育场,共1个区、8个乡、3个场、农业人口8877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38%,农业劳动力3211个,占全县农业劳动力的8.66%,总土地面积为566894.5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0.75%,耕地面积9288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5%,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1.64%,人平耕地1.05亩,区内地势高,山地面积大,林业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山坑排田多,稻谷产量低。

今后要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把生产结构转向以林为主,合理布局,靠山养山,以山致富。进一步搞好多种经营,积极发展茶果生产,发展山区牧业、渔业,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经济。

1、棕榈:又名棕树。既有观赏价值,树干又可作为亭柱等,棕毛可入药,在风水上具有生财护财作用。?

2、竹: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高雅脱俗的象征,无惧东南西北风,更可以成为风水防护林。富贵竹笼,寓意节节高升、吉祥富贵、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3、槐树:槐树木质坚硬,可为绿化树、行道树等,在风水上被认为代表“禄”,古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其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因此槐树在众树之中品位析高,镇宅有权威性。?

4、桂树:相传月中有桂树,桂花又即木犀,桂树可入药。宋之问词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象征着高洁,夏季桂花芳香四溢,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

5、梅:梅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花开五瓣,清高富贵,其五片花瓣有“梅开五福”之意,对于家居的福气有提升作用。?

6、榕树:含“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之意,居者以此自勉有助于提高涵养。

7、尾叶桉:一往无前锐意进取。?

8、银杏: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属于孑遗树科,与恐龙同时代。寓意长盛不衰。?

9、广玉兰:玉兰花代表着报恩,以国家社稷为重。?

10、李子:寓意前程万里。?

11、榆树:大清龙脉,风水攸关,对它极为重视。

12、发财树:发财树含有发财、财源滚滚之意,在一些私家花园或庭院都有种植,在公司开张或节日中,也用它的盆栽作为礼仪植物来赠送。

13、芙蓉:芙蓉谐音“富荣”,是富贵、荣华、吉祥、高贵的象征,多在庭院栽植。?

14、黄金香柳:黄金香柳适应性强,树干通直,枝条密集、柔软似柳,随风摇摆,风韵独特,色彩金黄夺目,远看又如金字塔,并且散溢怡人的芳香,常用于庭院景观,寓意富贵发财的吉祥植物。?

15、龟背竹:“龟”是长寿的象征,龟背竹寓意健康长寿。?

16、松树:松是长表之树,常作为长寿不老的代表,也有意志刚强、坚贞不屈的象征。?

17、银杏:银杏生命力强,寿命相当长,气势雄伟,象征健康长寿。其树结果多,又寓意子子孙孙兴旺发达。银杏在夜间开花,人不得见,暗藏神秘力量,被认为是具有除煞、驱邪、镇宅的作用。

18、南洋杉:南洋杉四季常青,寿命长,寓意健康长寿、青春永驻。

19、葡萄:葡萄结果多,果实串串,莹润欲滴,代表丰收、富裕、高贵;葡萄的“蔓”和“万”谐音,藤蔓缠绕、盘曲绵长,也寓意千秋万代、多子多福。?

20、葫芦:葫芦被视为吉祥的风水植物,常种植在房前屋后,其藤蔓缠绕、盘曲绵长,寓意万代长远。葫芦结实累累,籽粒繁多,借喻子孙繁盛、多子多福。

21、枣树:“枣”谐音“早”,结果累累,寓意早生贵子、子孙兴旺。?

22、石榴:石榴花果红似火,象征喜气、热烈。

23、霸王鞭:霸王鞭的茎呈螺旋状并具刺,似神灵手中握着的法器,而且又似麒麟,而麒麟传说是具有灵性的猛兽,象征福气、辟邪及吉祥如意,因此霸王鞭被认为具有辟邪、驱灾、镇宅的作用。

24、樟树:樟树被认为是一种能够辟邪、庇福以及代表长寿的吉祥树。?

25、桃树:桃树有福寿树之称,象征长寿。而桃木有辟邪镇宅之说,被称为神木。?

26、苏铁:苏铁叶硬如铁,被视为具有辟邪镇宅的作用,它生长缓慢,寿命达200-300年,盛而不衰,有长寿树之称,象征健康长寿。

扩展资料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 000个物种。

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种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业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机体,均属于生物。生物应分为几个界,把行固着生活和自养的生物称为植物界,简称植物。

参考资料:

植物(有叶绿素和细胞壁能够进行自养的真核生物)_百度百科

本文来自作者[春旋]投稿,不代表博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z-boyu.cn/sz/9658.html

(10)

文章推荐

  • 实测分析“微乐卡五星小程序开挂方法”其实确实有挂

    亲,微乐卡五星小程序开挂方法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本司针对手游进行匹配,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

    2025年07月26日
    18
  • 实测教程”微乐山西麻将万能开挂器”开挂(透视)辅助教程

    实测教程”微乐山西麻将万能开挂器”开挂(透视)辅助教程>>>您好:微乐山西麻将万能开挂器,软件加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微乐山西麻将万能开挂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微乐山西麻将万能

    2025年07月26日
    15
  • 女生在感情里要学会断舍离,女人学会感情断舍离

    网上有关“女生在感情里要学会断舍离,女人学会感情断舍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女生在感情里要学会断舍离,女人学会感情断舍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人生总有很多事情,我们难以两全,就像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断舍离?,

    2025年07月28日
    12
  • 国内最顶级的十大古董电商交易平台都有哪些?

    网上有关“国内最顶级的十大古董电商交易平台都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内最顶级的十大古董电商交易平台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玩电商平台前十强文章来源:中国艺术品信息报电子版2020年6月第3版仅为转载,侵权可联系

    2025年07月28日
    11
  • 推荐一款“天酷大厅牛牛有没有挂(透视)”详细开挂玩法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

    2025年08月05日
    9
  • 海淀驾校班车电话

    学车当然要选海淀驾校!!!考试合格率杠杠滴,没的说!是大品牌、大场地、口碑好、服务好、环境好,班车免费坐很方便!如果您想了解学车方面的信息,请拨打海淀驾校客服电话62468888咨询吧!海淀驾校是交通运输部“文明示范窗口”、“优秀文化品牌”,北京交通安全先进单位、质量信誉考核AAA级企业。海淀驾校有

    2025年08月07日
    11
  • 血清乳酸是否与ICU患者死亡率有关?

    作者:杨亚平(编译)乳酸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产物,它主要来自白色的骨骼肌、脑、皮肤、肾脏髓质和红细胞。主要由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在细胞质中由丙酮酸代谢生成,血液乳酸浓度是反映外周组织灌注情况和细胞内是否缺氧的敏感标志物,也是作为死亡预兆的指标。近期,国外杂志发表了一篇血清乳酸是否与危重患者死亡率相

    2025年08月11日
    11
  • 孔子过得快乐吗?

    孔子快乐吗?如果单只是看他的曲折的人生经历,我们很难看到快乐,身边追随者虽然众多,但是他的思想却并没有哪个君主愿意真正推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55岁的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四顾茫茫,奔波14年,九死一生,忍辱负重,然而并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68岁的孔子发出:?知我者,其天乎"的哀鸣之后,凄惶地回到鲁国

    2025年08月11日
    7
  • 实测辅助”竞技联盟德州辅助”分享必要外挂教程

    您好:竞技联盟德州辅助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1.竞

    2025年08月11日
    12
  • 平板电脑好几个月没用了彻底没电 现在充不进电

    平板电脑充不进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及解决方法:1、充电时充电器功率不匹配。充电时请使用原装充电器,其它充电器由于输入功率不匹配,可能导致充不上电甚至烧坏机器。2、连接电脑充电,供电能力不足。不要连接在电脑USB端口进行充电。由于平板电脑充电所需电流较大,电脑USB供电能力不足,可能导致连接电脑USB

    2025年08月14日
    5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春旋
    春旋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博羽号的签约作者“春旋”!

  • 春旋
    春旋 2025年08月05日

    希望本篇文章《木麻黄广E18(关于木麻黄广E18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 春旋
    春旋 2025年08月05日

    本站[博羽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春旋
    春旋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一)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1、季风常绿阔叶林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块状星散分布于海拔400~500米以上至1200米以下的深山大岭,其上层乔木以壳斗科树...

    联系我们

    邮件:博羽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